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诗之初心:让普通人疗伤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诗之初心:让普通人疗伤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3-21 09:28

  “世界诗歌日”策划“在诗意中迎一场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草长莺飞,春风吹醒了万物,写就一首温暖的诗。诗歌里有四季的问候,春夏秋冬雨露霜雪;诗歌里有人生的俗雅,柴米油盐琴棋书画;诗歌里有岁月的年轮,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时,又是一个世界诗歌日。让我们一起亲近生活的浪漫,感受诗歌的温度,共赴一场有关诗歌的盛会,在诗意中迎一场春暖花开。

——编者按

诗之初心:让普通人疗伤

——观微纪录片《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作者:赵勇

  虽然桑原武夫说过:“人到中年之后,开始厌倦文学,或者说变成了文学方面的老油子。”但看完微纪录片《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之后,我还是受到了较大的震动。在此之前,因为《我是范雨素》,我只知道范雨素,却没听说过写诗的王计兵、陈慧、黑桃。当他们四人形成一个组合,各自讲述着自己如何在劳作之余与诗结缘、与诗为伴的故事时,我忽然意识到,诗歌原本是可以普渡众生的,然而,这项功能或许早已被人遗忘。

诗之初心:让普通人疗伤

  于是我想到了《创作家与白日梦》,想到了弗洛伊德在此文中的一个说法——创作家们一再要我们相信:“每一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这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诗之慧根,只要时机成熟,它就会“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然而,实际情况是,成为诗人者往往凤毛麟角。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人远离了诗歌,他们既没有成为诗人,也没有成为读诗的人。

  为什么许多人最终与诗歌形同陌路?这个问题太大,回答起来颇为不易。但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之一或许与下面事实有关:诗歌被请进了艺术殿堂,逐渐变成了“高大上”之物,变成了或者让人卖弄学问或者供人游戏的“玩意儿”。如此一来,不要说普通人只能对它敬而远之,就连一般的文学研究者(只要你不是诗歌界专业人士)仿佛也失去了谈论它的资格。于是,诗歌被少数人垄断,成为辨认高贵身份的符号,成为“炫耀性消费”的标志,成为萨特所谓的怀着无限敬意低声谈论的对象。

  然而,若是回到诗歌发生的源头,很可能它原本只是一件“我手写我口”的事情,如风行水上,自然天成。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经·伐檀》),像“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杜甫),像“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等等,可以说它们既是诗,也是本色家常语。它们的出现不仅没有降低诗歌的水位,而且还成了“不隔”的典范。

  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中有诗情,笔下文字便无不是诗。例如,“我的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我和他们相视而笑,我们都是被这个社会屏蔽的人,我们都穿上了用卑微的米粒做的隐身衣。”这是范雨素散文中的句子,但把它当成诗歌来读,一点都不寒碜。与此相反,王计兵写诗,质朴、纯真得又如同散文:“邻居送来的旧沙发/让妻子兴高采烈/她一面手舞足蹈地计划着/给沙发搭配一个恰当的茶几/一面用一本一本的书垫住/一条断掉的沙发腿/我在卫生间,用清水洗了脸/换成一张崭新的笑容走出来/一直以来/我不停地流汗/不停地用体力榨出生命的水分/仍不能让生活变得更纯粹/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爱着爱我的人/快三十年了,我还没有做好准备/如何在爱人面前热泪盈眶/只能像钟摆一样/让爱在爱里就像时间在时间里/自然而然,滴滴答答”(《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这样的诗篇,修辞立其诚,蕴含着散文之真,却又规避了许多诗歌的虚情假意,凌空蹈虚,能不让人动容乎?

  写到这里,王计兵、陈慧、黑桃、范雨素等人的写作意义似乎已昭然若揭。如果说那些中产阶级写作是吃饱了撑出来的诗,它们散发着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气息,那么,王计兵们的写作则是在为生计奔波中熬出来的诗。这种诗不飘,不隔,不会无病呻吟,不讲“诗到语言为止”,却既有坚实的在地性,也有让人共鸣的亲和性。就像王计兵在纪录片中所言:“如果文学不能产生价值,它是可耻的;文学如果不能帮助别人,也是可耻的,但是最终它会让一个人变得从容。”也就是说,在王计兵那里,他依然相信文学有用;说得宏大些,他或许就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信奉者。

  同时,对于普罗大众而言,这样的诗歌也贴心贴肺,立竿见影,因为它可以共情,可以疗伤。更重要的是,它触碰到了生命的痛点,社会的盲点,让人意识到诗歌不在高墙大院中的巍峨殿堂,而就在送外卖的电动车上,就在人来人往的菜市场。

  很可能,这才是诗歌的初心,文学的本源。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诗之初心:让普通人疗伤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