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宫娥》:电子不朽,何为永恒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宫娥》:电子不朽,何为永恒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4-11 11:30

  作者:林伊雯

  在科技与互联网日益兴起的时代浪潮前,个体的存在似乎正逐渐消弭于翻腾绵密的电子巨网。虚拟现实、人机接口、黑客、寡头纷至沓来,反复重塑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范式,于悄无声息间构建起新一代日常的潮汐轮转。皮佳佳在其中篇新作《宫娥》中,探讨了在电子世界无孔不入的时代境遇里,有关个体生命留存、真实虚幻边沿的问题。

  以赛博朋克为基底是本文的显著特色。文中到处散落着或隐或显的诸如虚拟主播、游戏世界等赛博朋克元素。小说的首句“赛博白鹤能回到电子理塘吗?”便是仿照了菲利普·K·迪克的赛博朋克小说奠基之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标题的句式。赛博白鹤、电子理塘与仿生人、电子羊同为虚拟世界的产物,彼此间成为可以对读的互文。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个问句,却隐含着虚拟现实里最深刻的拷问:如果你我皆为虚幻,那么从头至尾的交集在现实袭来的一刻是否将彻底烟消云散?

  身为网络世界的深度参与者,主人公莫小拓有着不为人知的双重身份。在现实中,他是互联网公司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安全维护员;在网络里,他是虚拟主播“芽灵”的忠实粉丝,是游戏《神的世界》里敢于为公主挑战恶龙的骑士。他屡次尝试将虚拟友伴“芽灵”拽入现实,但均以失败告终。面对逼真的定制人偶、改版后打印出的世界名画《宫娥》,他浑然不觉自己竟早已失败,而沉浸在“他们总算在统一时空相见”的满足愉悦之中。待到领悟自己真正想结识的其实是虚拟背后的真人,急匆匆赶往直播基地,现实中的姑娘已无声消失。反差与失望于此刻交织,似乎对那根本性的命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当然,假如只是莫小拓视角的单一叙述,故事架构未免流于单薄。使奇诡、深邃直抵人心的正是《宫娥》所采取的双线并行、人称转换之法。以上帝视角的第三人称来讲述莫小拓的经历,天然使读者披上冷峻疏离的旁观者之感。而当新一节开启,轮至“芽灵”的主场,虚幻光影背后的“我”走至台前,以第一人称更加容易激发读者的同频共振。相比身陷迷局步步深入的莫小拓,从未透露真实名姓的“我”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掌控者。“我”自始至终隐于电子巨幕后,戴着“芽灵”面具示人,处心积虑地引导着许许多多“莫小拓”的一举一动,诱惑他们步入氤氲着迷幻光芒的深渊。

  透过字里行间隐约的罅隙,大抵可以推知“我”在涉入网络世界之前还是一位简单淳朴的姑娘。电子世界吞噬着莫小拓之流的同时,也在湮灭着“我”存在的意义。姑娘将有关山野乡村的记忆掩埋,寄个体灵魂于一束电流,在电子皮肤日复一日的伪造中,期冀在二维空间获得永生。幼年无意中窥见死亡的阴影,人类镌刻入骨髓的对死亡的恐惧霎那浮现,成为“我”出卖真实自我,沉沦于网络世界的助推剂。小说作者借“我”之口冷静而又狂妄地自叙:“于我而言,我就是整个宇宙。我若长生,宇宙永恒流转,我要死了,宇宙就毁灭。”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世界不死,我亦永生。“我”沉入网络,灵魂碎裂成片,然而每一片都是自我迥异的折射,拼凑成仿佛永远留存的故事。

  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永恒之问弥散出更为深沉的涵蕴。尽管“我”甘愿向网络献祭性灵以求永生,但在肉体真正消亡之前,“我”依然对世间有着痛苦而又迷惘的留恋。“我”渴望永恒,又留恋这流动世界中的感受;“我”想要的永恒,也始终包括这必朽的肉身。矛盾与错位的有意铺设,是使小说趋于复杂深刻的必经之道,更是作品之外真实世界人们内心焦灼与犹疑的投射。我们隐匿于异彩纷呈光怪陆离的信息片段间,一面小心翼翼谨防“掉马”,一面交托着似真似假的情谊,渴求千里网线觅知音。甚至奢望对方喜欢的不是电子幻境勾勒出的自我,而是现实中的本身。恰如“我”在一瞬间想让自己相信莫小拓真的在乎自己,是“我”,不是芽灵。

  在作品结穴处,作家以空濛的笔调暗示两位主人公的命途轨迹在现实瞬间交错,碰撞后便相对疾驰而去。姑娘重复着“无解”,“我已不是我自己”,仿若遥远而悲哀的回音——如何在涉足网络之后还葆有自我本真?我早已不是我自己。此时再想抽身为时已晚,更不必说现实中人们依旧前赴后继。

  当然,也不必将作品判为彻头彻尾的悲剧。正如文中所引的罗卡定律,“凡走过必留下痕迹”。俩主人公的一场际遇同时烙印在电子世界与现实世界,温和而又坚定地给予开篇那个拷问否定的答案。《沙丘》中雷托·厄崔迪公爵在与哈克南男爵同归于尽之际慨叹“我既来此,必当永世留存”,眼前浮现无尽的大漠黄沙,心中则是与自然共存的慷慨浩阔。我们在皈依于互联网脉搏的同时,心底或许也曾奇异地浮荡几许难以言说的古远共鸣。像胎儿沉睡于温暖黑暗的母体,像穿越至鸿蒙初开天下归元之时。

  皮佳佳隔着时间的静流之河,将诗性的睿智、幽邃的哲思、熨帖而又充满张力的语言融汇贯通。开掘出平淡日常中不同凡响的切面,敏感且敏锐地捕捉周遭以及更为广阔视域下世界的变迁,将个体沉浮置于时代脉动之中。在《宫娥》里,她以家乡东莞为背景,聚焦小人物的人生经历,言语间既有出尘的超脱,又具入世的悲悯。看似零星的感兴、斑驳的笔触悄然编织成网,勾画出足以震颤心灵的命运挽歌。

  既然电子不朽,那么何为永恒?在冰冷的信息湍流里,永恒的应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个性,是自我不可替代的情思,是人性中不灭的温润辉光。(林伊雯)

 

    《宫娥》:电子不朽,何为永恒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