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土豆苗 小狮 米米
像“造房子”一样写小说是否可能?青年作家周婉京在新作《造房子的人》中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建筑学”实验。该书讲述了几个因建筑结缘的青年因爱生妒,在欲望的驱使下逐渐迷失自我,又在建筑中尝试重建自己精神家园的故事。行文之间,她积极探索以空间为起点的新叙事形态,搭建起一座先锋实验剧场;同时又巧妙地以古典为底色,构筑出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
以空间为叙事立法
“中国古代小说都是时间性的,这种时间性的小说叙事方式影响了我们现在的文学。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我们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书中的这句话正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所在。不少作者以时间为叙事立法,空间往往只是发挥隐喻意义的象征物,即使一些先锋派文学作家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将完整的故事讲述得支离破碎,时间却仍然是难以回避的“起点”。由此,以空间为叙事立法,主张从历时性走向共时性的《造房子的人》之先锋性便体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作品是一座由文字垒砌的“剧场”,既宽敞明亮,又百转千回。第一章“入口”作为铺垫,第二章“玄关”则是过渡,第四章“舞台(正面)”写人物间正面冲突,第五章“舞台(背面)”揭示主要人物幽暗隐秘的内心,第八章“出口”作为结尾,与开头形成呼应……作品整体近似圆形的结构,正合着序言处的妙笔——“命运,在有无之间旋转不休。”
在《造房子的人》中,空间的存在不仅是叙事结构的物质实证,它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叙事角色,与人物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比如,男主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负面角色,他贪财好色,玩弄情感。常规的书写逻辑大多将原因归结于他的家庭关系、情感经历,但作者对此留白,代之以人物童年居住空间“香港劏房”的反复摹写。在寸土寸金的繁华都市的背面,男主角如同老鼠一般与家人挤在几平米的空间中,正是这种压抑的空间环境逐渐改变了他的性格。再如结尾处,男女主角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开悟,对过往也逐渐释怀。因此作者将二人的空间环境安排在寺庙之中,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一系列的“空间实验”熔铸着作者的后现代哲思——空间正在吞噬、影响和塑造人;人也在不断地创造和解读新的空间。在此之下,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物理结构,还表达、反映着人类生活,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与情感。作者用精妙的笔法构筑剧场空间,表达自身哲思之余,也向读者发出了眼波流转、游以观之的邀请,期待文本之氛围能通过个人情感对空间的填充而自然流淌。
以传统为先锋底色
虽然《造房子的人》有着极具创新性的外壳,但其内核却是一个传统故事——看似对立的范畴在书中自然相生。
“他爱她,她爱另一个人,另一个人也不爱她。”这种爱的错位似乎是文学创作的经典范式,《造房子的人》也并不例外。不过,它并没有落入“为戏剧性而戏剧性”的窠臼,而是索性放大亲密关系之中人的阴暗面,将它们写得直露、深刻,同时精准地把握着“感情”本身的不确定性。书中没有纯粹的正/反面人物,每个人都有两面。都市男女的炙热欲望,在建筑的外壳之下被毫不留情地展现出来。建筑是人为精心设计的,建筑师投注各种灵感使其达成使用和观赏的目的。相较之下,感情则带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愚钝,人的欲望驱使着感情横冲直撞,这个过程则是无意识的。
“救赎”是文本的另一个母题。作者充分运用了“光影”这一意象,用“有光”与“无光”来象征着人性的光亮与阴暗。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都纠缠于这场光影游戏:他们所有人都因为嫉妒做出过一些背德之事,却又在某种精神召唤下被引到了有光的地方,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不少经典文学作品都会涉及“救赎”这一母题,而人物获得救赎的途径也各有不同。比如,托尔斯泰笔下的聂赫留朵夫依靠的是宗教;张贤亮笔下的章永璘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造房子的人》中,几个人物是在传统精神文化的烛照下完成了自我救赎。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到佛家禅宗信仰、顿悟、昆曲、日本人对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的着迷……女主角最终正是在昆曲这一古典艺术形式中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几位人物从纽约回到中国这一行为既寓意着众人对传统的回归,也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本土传统精神文化的认同。
在这一点上,让人联想到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的文字中融合了很多西方文化,借鉴了许多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她笔下的人物也是受外来文化冲击而感到无所适从的焦虑的人,但张爱玲的内心深处依旧认同和青睐那些传统的人与物。正如李欧梵所说,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能够一直生存下去。周婉京亦是如此。在她的作品中,那些所谓具有现代性的建筑只会束缚住人,唯有山寺的钟声、东方哲学、《皂罗袍》等蕴含着古典意蕴与自然精神的东西才能在时空变换中永久地留存下来。
当然,围绕这部作品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比如书中对三岛由纪夫美学精神的思考、对家的想象,以及富有东方美学精神的留白写法、跨文化书写尝试……但在这里,我主要想称赞的是,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那种对现代与传统的思考。当我们慢慢扒开这篇小说的现代性外壳,会发现它的内里仍是我们最熟悉、最动人的那些东西。(土豆苗 小狮 米米)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