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袁正领
中国民间文艺覆盖广泛、底蕴深厚,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审美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源流,有着广阔的创新创造空间。如何做好“两创”,我认为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强化现代性指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艺中蕴含着丰富的具有现代价值和未来指向的优秀思想内容和形式结构,这是“两创”的基础,是弥足珍贵的部分。但民间文艺又是伴随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发展而来的,先进与落后、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加强甄别,辩证取舍。比如,我们中国人讲孝道,这是优秀的传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一些好的习俗仍在延续,但其中也有一些过于绝对化、形式化、甚至神秘化的成分。“二十四孝”的故事中就有很多糟粕,鲁迅先生就曾做过犀利的批判。一些涉及忠、孝、节、义的传统故事中,不少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推进民间文化的“两创”,“现代”指向十分重要。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大方向,防止就传统谈传统、乃至出现“复古”性的偏离。这是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前提和保障。
恩格斯曾指出,“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也就是说,推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关键要掌握一个“度”。即具体研究民间文化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审美取向为基本标准,进行有效鉴别,拿捏好取舍的分寸、融汇的方式。既不简单地全盘肯定、奉为至宝,又不至全盘否定、轻易丢弃。比如,重情义是中国人崇尚的价值追求,但遇事首先想到找关系,这就会给社会公平公正带来不良影响,迟滞法治社会建设进程。在这里,把握法律底线,建设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法理情”的新型关系结构就是关键。这既需要组织机制的保障,又需要新的文化心理建构。再比如,有些地方的婚丧嫁娶流程极为繁琐,都需要融入现代观念来移风易俗。这都是民间文艺“两创”的用武之地,也都需要辩证地看待,寻找新的平衡点。
强化现代性指向还应积极接受实践的检验。人的观念、认知、审美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也就不存在万古长青的艺术形式。应该对经过现实检验的结果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弄清哪些艺术形式原生态可以存活,哪些改造了才可以存活,哪些应该退出日常生活进入博物馆,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尊重正常的新陈代谢。比如,一些地方戏曲已难以为继,就应立足实际、在创新的基础上研究出路,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保护和转化的成效,让真正有开发潜质的民间艺术走向现代。
创新艺术呈现方式和传播方式。当前,人们热衷于追求诗意的生活,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元。民间文化积淀深厚、琳琅满目,具有广阔的开发空间,正好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如何让民间文艺拥有更多的受众?我认为,可以通过创新艺术表达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即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媒介,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拓展其欣赏维度,扩大其审美接受空间,使民间文艺进入更多人的观赏视野。《非遗里的中国》就是利用电视媒介的综合表达优势,通过技艺讲解、专家解读、创新表演、绝技还原等全新的方式,多维度呈现非遗的创新成果、历史底蕴、技艺传承、美学内涵,在形象中增加了更多可感知、可理解的内容,融入更多情感性的解读,扩大了体验的时空范围,让小众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未来,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科技的推动下,民间文艺的创新会有更多形式,未来可能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因此需要不断加强探索。
注重美的改造和提升。民间艺术很多是在科技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们创造性应对、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那个时代“技-道-美”的统一,表达了人们朴素的审美心理和生活旨趣,形塑着人的文化心理,是马克思“自然的人化”最生动直观的体现。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古今中外都有相通性。只有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丰富民间艺术的审美内涵,提高其艺术格调,才能增强其感染力,产生超越民族、地域界限的普遍适用性,使其流传得更加广泛和久远。民间文艺这方面的资源很多,不少民族文化、地域文化,都是有待挖掘的富矿,只要立足现实生活,深入研究、顺应现代条件下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化,与之形成良性互动,一定能够挖掘广阔的前景。
用好市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因此,推动民间文艺的“两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必不可少。作为民间文艺界人民团体,我们可以着眼于民间艺术产品价值实现的需要,围绕艺术家参与市场活动的需求,多开展规范引导、服务维权的工作,多做牵线搭桥、提供便利的事情,引导其积极适应市场,正确利用市场。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利也有弊,应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同时通过行业管理和自律抑制其不利的一面,通过推动公共服务弥补其失灵的一面,引导民间文艺家做市场的主人,不做市场的奴隶。总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间文艺大有可为,民间文艺工作前景广阔。
(作者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本文内容摘编自作者在“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