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刘兰芳
民间文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滋养了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我曾跟随中国民协参加了大系出版工程调研交流、遗产保护大会、文艺志愿服务、民间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可以说,我也是一名民间文艺的爱好者和工作者。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想从传承的角度,说说我自己对于民间文艺未来发展的理解,即向生活更深处扎根,向艺术更高处探索。
民间文艺是生活的文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指向,才是“正宗”的民间文艺。马街书会便是如此,它既是曲艺的盛会,也是民俗的盛会。从1981年开始,我参加了21次马街书会,这是我最常去的演出场所。为什么我会一直坚持?一方面那里是曲艺人的圣地,另一方面是那里有浓厚的民间氛围。
马街书会是一个典型的将艺术和生活完美结合的地方。相对于戏曲班社,曲艺说书更为“经济实惠”,因此更容易受到民众的青睐。另外,马街在历史上是一个水陆码头,说书艺人自发组织的“三皇社”,也经常在此活动。艺人为马街民众带去说书的手艺和精神享受,热情、豪爽的马街民众则是管吃管住。久而久之,马街也就成为了这一地域说书艺人的“大本营”和“集散地”。
“一天能看千台戏,三天胜读万卷书”。在马街书会的正会上,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奇观。据统计,赶会艺人涉及全国绝大部分省、100多个县。每到书会之时,会场上单日表演传统和现代的书目有1000多部。艺人们赶会亮书,民众听书写书,每年自发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进行集会——这便是民间文艺特有的旺盛生命力。
我想,马街书会最动人的地方,正在于它将艺人和民众紧紧拉在了一起,将艺术和生活紧紧融在了一起。脱离了生活,艺术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说到第二句话“向艺术更高处探索”,我想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就是评书《岳飞传》。
可能很多人听过我说的这本书,但是大家可能并不了解我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当时我是做了一些大胆尝试的,这些尝试在当时甚至受到了一些老艺人和同行的不理解。过去说书,讲究四平八稳,四六排联。应该说这种说书方式,是时代的产物。听客在茶社里一坐,喝着茶,听着书,无比惬意。我和我先生创作《岳飞传》是在1979年,是在改革开放的第二年,各行各业都在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努力工作,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在电台说书,如果按每天半小时计算,能说一年多,听众受不了。这样说书,不但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会被时代淘汰。因此,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审美,我对作品中的许多情节进行了删减,从而让故事更集中、更凝练。
时至今日,我虽然已年满80,但每天还是坚持看新闻、看报纸、看抖音、看网络小说。2021年我根据经典穿越小说改编的新编评书《新斗罗大陆》也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从面对面传播,到网络传播,这又是一次随时而变的创新。
这正是:
民间文艺生命强,六二讲话指方向。
风起云涌大发展,服务人民创辉煌。
(作者系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本文内容摘编自作者在“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