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邱运华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民间文艺领域出现一系列新现象,例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题材,创作出一系列新作品,如剪纸《黄河情》(杨秀玲),木雕《姑苏繁华图》(施冬妹),刺绣《张骞出塞》(姚建萍)等,表现社会新风俗、新道德;造型艺术中,象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如长城、泰山、黄河等,成为创作的主要题材;民间表演和音乐舞蹈中,表现国家统一、民族自强的作品成为创作主旋律;民俗文化表演中,以地方风物、励志故事为主题,表现社会欣欣向荣的作品成为主流。
民间文艺的创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出现了集体构思创作、自由创作和市场化运作的创作现象,传统社会里小作坊、订单式的制作方式已经在发生转向。纪念性大制作不断出现,各类艺术家彼此激发相当流行。浙江省乐清市黄杨木雕创作,有邀请业内专家酝酿创作主题,再指定艺术家设计草图,最后集体研究完成这一现象。姚建萍团队的《张骞出塞》(苏绣)也由专门团队设计、制作完成。近年来,诸如《中国梦》系列、《百国之木》系列等大型作品屡屡出现,这表明,民间工艺作品创作从个体走向群体、功用从私藏转变为社会公用,这是当下民间文艺的一个重大转型。
民间文艺题材与当代其它艺术形式紧密融合,诞生了很多极具新时代特征的新作品,这也是当今民间文艺界一个重要现象。江西省创作的大型民俗音乐剧《客家儿郎》,展现了客家人习俗、价值观和人生理想。从《霸王别姬》到《百鸟朝凤》,涉及民间文艺元素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张艺谋、王潮歌主创“印象系列”把地方民间文艺与风景旅游结合起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再现了各地传统餐饮美食的制作技艺,还融入了人文情怀和生活趣味。将当代艺术形式和地方民俗文化相融合,成为民间文艺作品进行大众传播的规范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民间文艺时代正式来临,为民间文艺拓展了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一些民间艺术家通过网络直播,一方面展示个人及企业形象,此外还通过短视频介绍和推广民间工艺制作,再借助电子商务,使得民间工艺品实现了从偏远的乡村走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此外,民间文艺家逐渐科制化,民间文艺学科逐渐体制化。吴元新、陈礼忠、郑幼林等大师先后进入大学担任教授、研究生导师。民间文艺学科进入学科体制,民间文艺学专业成为中文学科,民俗学成为社会学二级学科,文化遗产也列入交叉学科。这些都是中国民间文艺在近些年发生的可喜变化。
当今的民间文艺领域,其从业群体、创作风格和生产方式,呈现出一个橄榄球的形状,两个端点相距很远,具有极大的张力。一个端点是传统民间文艺结合现代、后现代文化,将时尚与传统结合起来,统合着主流艺术与个人个性,占据着主流艺术市场。另一个端点则坚守传统风格、技艺和生活方式,在区域范围内传承发展。两个端点之间有很大想象空间。民间文艺传统传承方式仍旧在起作用,但社会现代化传承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不可阻挡。
民间文艺不是僵化的遗产,而是充满生机的鲜活生命。民间文艺从来不是被记录的僵死存在,它拥有自己表现时代的动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新世纪以来民间文艺领域发生的全面变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力量促使,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合力推进,最终在新世纪结出的丰硕果实。
一百一十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辈们打倒封建贵族的文艺,发掘平民百姓的歌谣故事,赋予了“民间文艺”这一概念。八十二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要求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军队去,从“民众的”“原始的”“粗糙的”文艺中吸取养分,创造服务工农兵的新文艺,完成新民主主义文艺的再转化,为社会主义文艺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民间文艺”概念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民间文艺不再作为与精英文艺的对立面而存在,而是融合进入了新中国现代文艺整体,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风向标。
中国民间文艺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世界上民间文艺的新创举;管窥一斑可见全豹,从民间文艺这一视角,能够看到中国现代文艺新形态;放宽视野,也一定能够看到中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形态。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特聘教授。本文内容摘编自作者在“新时代民间文艺传承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