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寂静之地:入侵日》:具象化的信仰与末世中的温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寂静之地:入侵日》:具象化的信仰与末世中的温情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7-30 09:03

  作者:陶奕宸

  作为《寂静之地》系列电影的第三部,《寂静之地:入侵日》票房成绩亮眼。同时,作为整个系列的“前传”,本片延续了前作的基本设定,但又跳出了前两部的剧情限制,对新观众十分友好。

  新颖的核心设定是恐怖影片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审美期待日益提高的观众来说,丧尸、妖鬼等设定已沦为俗套,市场迫切呼唤让人眼前一亮的剧情设定。从这个角度看,《寂静之地》系列的剧情设定可谓完美切中观众痛点——不明怪物入侵地球,会消灭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人类必须在保持“寂静”的前提下,找到自救之法。不同于两部前作,本片将时间前置在灾情发生之初,回溯了外星生物首次入侵地球的那一天,直观显示出灾难前后人类生活情况的对比。在影片开头,大城市的噪音分贝值和热闹喧嚣的城市景象,与即将到来的寂静末日形成反差,颇具视觉冲击力。

  在本片中,女主人公萨米拉是一位身患重病、命不久矣的文艺女青年。她长期居住在临终关怀机构里,在读书分享会上写诗自嘲,整日流露着负面悲观的情绪。当她如往常一样在剧院看完木偶戏,准备去熟悉的餐馆吃一份披萨时,不明怪物对地球发起了入侵。在不断逃难、求生的过程中,萨米拉遇上了男主人公埃里克,并与之携手同行。

  除了核心的“噤声”设定,末世中的人文关怀与信仰危机是整个系列重点关注的主题,这也使影片跳脱出单纯的恐怖片范畴,让观众在胆战心惊之余生发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就这个层面来说,《入侵日》可谓集两部前作之大成,甚至在整体的谋篇布局中形成了“文艺抒情”大于“恐怖惊悚”的另类格局。

  在寂静的末世之中,不少人身上出现了信仰危机和精神崩溃的迹象。有的人在目睹亲人惨死之后,绝望地哭嚎以吸引怪物杀死自己;有的人看着数量众多且庞大丑陋的怪物群,心理防线崩塌后不顾旁人性命兀自大喊。当社会秩序崩溃,死亡的阴影萦绕每个人的心间,悲惨事件时有发生,人们便更加呼唤信仰的重建。因此,影片设置了猫、披萨、教堂三个意象作为具象化的信仰,来显示信仰的崩塌与重建。

  猫,脚步轻盈、双眸纯澈,不少镜头都是跟随着它的视角展开,许多重要情节的推进也受它的影响。其中有三处典型情节,一是猫在街上无意间遇到了躲在水底侥幸逃生的男主;一是男主跟随着猫误入怪物老巢,经历九死一生后惊险逃脱;另一处则是影片结尾,男主抱着猫奋力跃入水中,爬上了运送幸存者的邮轮。这三处情节都颇具象征意味,分别代表着“苟且偷生”“虎口逃生”和“劫后新生”,意味着信仰从崩塌到重建的过程——原本惊惧不定、几近崩溃的男主慢慢平静下来,跟随女主一同逃难,并重拾生存下去的信心,最终带着女主的猫一起迈向新生。

  披萨,是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的食物。在怪物入侵后,她仍多次试图冒险外出,只为找到那家熟悉的披萨店。这样的情节起初会让人觉得牵强,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跟随镜头抵达女主的内心深处,终于明白这份披萨原来与她的童年记忆、父女亲情等深层情感的紧密联系。当男女主人公冒着生命危险终于找到那家披萨店,却只看到一片焚烧后的废墟。面对那块焦黑的店铺,女主怅然若失。看着失落无助的女主,男主另外找到了一份披萨,并在盒子上写下了女主念兹在兹的店名,以弥补她心中的那份遗憾——这同样是一个信仰崩塌与重建的过程。

  相比于猫和披萨这样相对隐晦的意象,“教堂”的象征意义则明显得多。男女主人公在下水道躲过怪物的追击,来到了一处教堂避难。窗明几净的教堂与街道上的断壁残垣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在危机重重的末世,虔诚的信仰为难民们提供了一份可靠且温馨的庇护。

  在建构信仰的过程中,观众也能从相关情节中感受到人与人那份珍贵的温情。面对失控咆哮的伙伴,黑人小哥无奈地将他打晕,随后真诚地含泪道歉;看着情绪低落的女主,男主为她表演了一段幼稚却又十分治愈的魔术;对着怪物密布的河岸,女主用钢棍不断敲击汽车发出声响,舍命为男主创造逃生机会……类似情节在片中俯拾皆是,既实现了调控叙事节奏的效果,又满足了解释人物心理流变的需要,还完成了影片主旨的升华。

  不过,影片的缺点也不少。一方面,似乎为了显示影片的“恐怖属性”,频繁利用怪物突然袭击,被观众诟病为“一惊一乍”;另一方面,部分情节过分巧合,显得不切实际。此外,影片中隐藏的政治元素也令人不适。类似问题早在前两部作品中便初见端倪,似乎也揭示了同类型影片的积弊。

  客观地说,就恐怖片来看,《寂静之地:入侵日》无疑是一部颇具突破性的作品。无论是将丰富的象征、隐喻融入影片,还是对恐怖题材作品的文艺化、温情化尝试,本片都在相当程度上进行了独具特色的探索。在影片末尾,男主坐在载满幸存者的邮轮上,翻看着女主理性克制却又饱含深情的告别信。与此同时,滞留城中的女主则带着耳机走上空旷无人的街道,踏着坚定的步伐,迈向未知的命运。在这片危机四伏的寂静之地上,他们反而卸下了身处喧嚣社会时的伪装,找到了阔别已久的自己。(陶奕宸)

 

  《寂静之地:入侵日》:具象化的信仰与末世中的温情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 2024微短剧:新时代呼唤新内涵,新变化折射新要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