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斯木巴提·觉库
哈萨克族是新疆第二大少数民族,深受游牧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自1955年电影《哈森与加米拉》放映以来,中国哈萨克族电影已有69年的历史。电影、电视剧等媒介以特有的视听效果,记录了时代发展中哈萨克族人民在生活以及文化方面的发展与变迁,搭建起了一座传递民族文化与情感的桥梁。
今年夏天,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带领观众走进那片辽阔的土地——新疆阿勒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传统、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载歌载舞的互动仪式,共同展现了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态环境、生命意义和日常生活的质朴情感和依恋。电视剧以生长于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文秀和当地少年巴太为中心展开,贯穿两代人的矛盾与选择,再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哈萨克族牧民所面临的传统与现代、亲情与爱情、草原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冲突碰撞以及改变妥协。
在剧中,现代化浪潮使得苏力坦陷入了别样的中年危机:鹰不能养了、猎不能打了、枪被没收了、儿子也不想放牧。对他而言,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草原上,他无法理解为何到了他这里,这一切都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那句“世界一定要这样发展吗”道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无奈。饰演苏力坦的演员阿力木江,曾在电影《美丽家园》中饰演过“巴太”一角。影片中,他怀揣着离开草原、探索更广阔天地的梦想,但在经历世事变迁后,发现自己依旧难以割舍对草原的深情。这一角色的命运,仿佛与电视剧中的苏力坦产生了某种微妙的共鸣与呼应。年少时的憧憬与不惑之年的困惑好似生命的回响,让他们以更深邃的视角探究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围绕巴太的生活与情感,《我的阿勒泰》刻画了父子间强烈的代际冲突。父亲苏力坦强迫儿子回到牧场,他反对巴太与文秀恋爱,要求他和大嫂托肯一起搭伙过日子。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巴太与父亲的冲突并非无法调和。巴太虽然不愿留在牧场,但他的工作性质仍然与民族传统紧密相连。在许多情境中,他是可以同父亲产生共情的,只是他更倾向于待在马场,就如同他的父亲执意留在牧场一般。巴太身上有草原人的魂,但他身上的反叛与抗衡,却不足以支撑起传统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冲突。
苏力坦与孙子叶尔达那之间的代际冲突更能诠释传统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本质冲突。对苏力坦而言,叶尔达那是自己血脉的延续,是他情感的寄托。祖孙情在哈萨克族中尤为浓烈,哈萨克族人在小时候都会被问及一个问题:“你是谁的孩子”,而他们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爷爷的孩子。”剧中巴太不愿留在草场放牧,但又期望侄子长大后能留在牧场,满足父亲的期望。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托肯是否改嫁、是否带走儿女,都无法阻止叶尔达那这一代人在成长环境、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上的巨大转变。剧中也通过情节刻画凸显了这一点:在巴太哥哥的一周年祭上,小朋友因认出“避孕套”三个字而使托肯受到长辈责备;叶尔达那将啤酒瓶盖称作宝石,奶奶误以为真而珍藏着它……以叶尔达那为代表的新一代哈萨克族,他们在县城、城镇里接受教育、生活成长,自幼便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们远离草原,远离传统的游牧生活。他们是真切受到现代化进程影响的一代人,是连接本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纽带,也更符合当代哈萨克族青年的真实缩影。
该剧勾勒出了马背少年与都市少女之间的青涩恋情,呈现出让人无限向往的纯粹而自然的恋爱关系。通过镜头,我们看到那原始而未被破坏的广袤草原,看到牧场上认真生活、热情淳朴的哈萨克族人民,看到“有的好生活也不怎么花钱”的朴素观念。在现代化和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正逐渐消逝,我们无法确定这一独特游牧文化还能存续多久。通过电视剧、电影等媒介,将这些珍贵的时空记录创造性地呈现出来,对于草原文化的传承和记录尤为重要。
(作者系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