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海文心】三评“理性追星”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四海文心】三评“理性追星”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8-01 17:13

  【四海文心】三评“理性追星”之三:

  让星光化为心光 追逐更好的自己

  作者:吕帆

  追星不是现代才有的现象,对容貌姣好、才华横溢、能力超群者的仰慕迷恋,自古有之。围观、打赏、应援,古人的追星方式似与今日并无二异,但《世说新语·容止》中又写下了一个更具启示意义的故事:“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玠先有羸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玠’。”容貌俊俏、丰标不凡的卫玠,虽然收获了众多拥趸,却因体弱不堪身心疲惫,在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中,憾然死去。追星,不仅是个体的狂欢,也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商业逻辑、伦理维度和价值观引导的议题。

  近年来,随着娱乐产业、粉丝经济和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追星文化的样态日新月异,不仅粉丝群体内部的分层分级愈加复杂,粉丝和偶像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多维,更是催生出了两者共生同荣的产业形态——追星,已是青年亚文化的重要景观之一。而在较长时间以来,“粉丝”在大众、媒体和学界看来,更偏向一种带有青少年反抗特质的亚文化群体的描述,基于这种认知的粉丝心理分析也往往带有病理诊断的意味。但事实是,当代大众文化视域下的粉丝行为,早已不是小众的爱好或狂热,而是自由社会和商业逻辑里的一种可提供共情、共鸣、共赢的行为。

  对于粉丝来说,追星的意义是什么?起码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获得情绪价值;第二,找到人生榜样。

  前者在呼吁个体价值的当下,是很多粉丝追星的“尚方宝剑”,因为对年轻人来说,“喜欢本身就是价值”,即便这份喜欢存在不理性、不客观的因素。但正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赌上一切去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站在华丽的舞台上的明星便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理投射,而明星展现给大众的基本是经过深度包装的形象,这种获得众人追捧的“完美形象”,会给粉丝提供一种“和你在一起,我也变得优秀”的快乐和价值。

  但后者才是追星的更高价值。他们追逐的明星不是仅因颜值、流量、话题,甚至不是一时爆红的作品,而是因为在长期的观察和了解中,明星的优秀品质让粉丝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在某网站上,有一位喜欢陈奕迅20年的粉丝理性地分析自己追星的原因:第一,TA欣赏陈奕迅对待工作的态度,第二,TA欣赏陈奕迅对待人生的态度。通过20年的观察,TA发现世界上有一个如此认真、豁达、上进、有责任感且自由坚强的人,这给了TA很大的鼓励和安慰,可以去追逐更好的自己。

  是的,追星的本质,应是通过那颗闪亮的星,去追逐更好的自己。从发展心理学上讲,“模仿”和“想成为某人的样子”,往往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应让这双刃剑为己所用。

  而从历史上看,追星者固然不乏冲动、狂热之士,如唐朝隐士魏万不远千里,只为见李白一面,表达自己“君抱碧海珠,我怀蓝田玉;各称希代宝,万里遥相烛”的崇敬之情;街卒葛清因敬仰白居易,“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人称“白舍人行诗图”;汤显祖的女粉丝“自矜才色,不轻许人”,非汤显祖不嫁,但不远万里见到偶像本人后,发现对方竟是个“伛偻扶杖而行”的老翁,竟投湖自尽;清代书画大家郑板桥崇敬青藤老人徐渭,自称“青藤门下走狗”。种种案例贯穿今古,这份对偶像产生的极端爱慕之情,都可以被总结为“不计代价的爱”和“不容异己的排他”,至今仍在以“饭圈”为代表的群体中屡见不鲜。

  但我们也应看到,古往今来,还有很多因追星成功而成就自我,甚至影响了更多人的故事。《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伯牙的琴技憧憬向往,但在二人的真诚交往中,才诞生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粉丝成就了偶像;北宋时期,苏轼写《谢欧阳内翰书》给欧阳修,明确表示要追随先生,力整当时浮华萎靡的文风,欧阳修也对晚辈提携有加,让“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美誉流传天下;周星驰将李小龙视为毕生偶像,资深“龙迷”的他在电影中多次致敬、传播李小龙的精神与哲思;李安说自己十八岁时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处女泉》,从此生命便发生了改变,后来在拍摄《色戒》时困苦不堪的李安,曾主动飞至法罗岛求见伯格曼,两人相见时,李安在偶像的怀里哭得像个孩子;而在刚播出不久的《快乐老友记》第二季中,张远也因偶像张信哲的到来多次感动唏嘘,因为对方的歌曲曾指引他成为一名歌手,即使这个身份为他带来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可见,追星不是问题,问题是在提供情绪价值和爽感、快感之外,这颗“星”对年轻人的人生和价值观会产生引向何方的力量?如让粉丝一味地“向外看”,恐怕不是我们期待的追星,而一位偶像若能让热爱TA的人“向内寻”,去发掘自我的激情,找到彼此的差距,成为更好的大人,这种追星不仅不应阻碍,反而应更多地鼓励。

  因此,我们应看到,年轻人追星具有自我表达的需求和较强的社交属性,不应片面、极端地将“追星”等同于“不思进取”或不可理喻的“小众行为”。当下我们更需思考的是:“星”如何成为他人的向导?“星”怎样引领价值的方向?“星”如何在文化产业事业中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而非仅仅是满足一幅皮囊下的一己之私。

  我们更应谨慎地关注,由于互联网带来的高参与感、低边界感,加上青少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一些青少年在追星中或被人利用或走上歧途,令追星行为时有“失范”甚至造成恶果。据媒体报道,已有不少以“明星”身份行诈骗之实的案例,通过QQ、微信群被不法分子以提供明星行程信息、粉丝团福利等原因而造成的单人损失,从几十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一些泄露、倒卖明星出行、酒店信息的做法,已形成互联网灰黑产业链;粉丝群对内部进行分层分级的严苛管理和统筹,对未成年人进行PUA、人身攻击、人肉搜索和网络霸凌的事件已不是个案;“饭圈文化”“私生饭”“粉丝互攻”“刷好评刷恶评”等畸形现象的背后,更值得整个社会的深思。

  “追星”的前提是自我认知,“理智追星”的本质是要求心智上的成熟,是发现他人优秀的特质而产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和信心。触不可及的星辰之所以每每令人向往,并不是因为高高在上,而是它们的存在,提醒我们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追寻,还有很多人生的奇遇值得期待。人与星光最好的关系,也许不是彼此拥有,而是互相照见,让头顶的星之光,照亮脚下的前行路。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音乐剧《大钊先生》:现代审美下的英雄塑造

  • 《暗夜与黎明》:探寻新时代反特剧的意义与出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