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中国节·七夕】千年之约:汉水江畔的七夕情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七夕】千年之约:汉水江畔的七夕情怀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8-10 10:19

  作者:芦 花

  现代人普遍将七夕视为纪念牛郎织女凄美爱情故事的节日,这一解读主要源于与织女、牵牛两星相关的民间传说。正如杜牧诗所云:“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以及张耒诗句:“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然而,通过历史文献考证,学界发现,牛郎织女传说融入七夕节的过程相对晚近,且在古代,爱情也非七夕的主题。

  关于七夕节的渊源,目前学界的一个观点认为其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脱胎于“汉之游女”的神话。《诗经·周南·汉广》中提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燕人韩婴在《韩诗内传》中将《汉广》中的“游女”解读为“汉水女神”,“游女,汉神也,言汉神时见,不可求而得之。”

  在上古时期,人们具有浓厚的天人感应观念,认为天汉与汉水是相通、相感的。诗中的“汉”既指汉水,也指天汉,“游女”既是地上汉水的女神,也是天汉之滨的织女星神。游女形迹飘忽,可遇而不可求,她们不常降临汉滨,只有在汉水沐浴时才暂时现身。《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中的“河汉女”其实也源自“汉之游女”的传说。从这一意义上讲,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织女星神七夕下凡沐浴的神话,其产生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七夕乞巧祈愿的习俗也与楚地的少司命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然而,如果我们暂时抛开对诗歌象征意义的解读,仅从《汉广》这首诗本身来看,或许能够读出一些关于七夕新的含义。为了方便讨论,现将《周南·汉广》全文抄录如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通常而言,文学作品的技巧与形式,即其内在的审美样式,是评判一个作品的重要标准。历来从不乏对《诗经》的解读,评论家普遍认为,《诗经》字斟句酌,文学性极强,几乎是精炼的散文诗。然而,读《汉广》这首诗时,我们会发现,它打动人的方式并不在于技巧与形式。整篇诗,交代了地点、人物和故事情节,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和技巧运用。它以朴素的文字,将所见、所闻、所想,原原本本地表达出来,就足以动人。

  《汉广》所表达的是一种纯粹至极的爱情观,这种爱情观的核心是“克制”。爱情并不总是表现为热烈和张扬,它同样可以表现为内敛和含蓄。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意思是说,经过诗歌的教化以后,人就懂得克制自己了,不再那么激烈,不再那么冲动了。这种爱情观在《诗经》的其他篇章(如《秦风·蒹葭》《周南·关雎》《陈风·月出》)中也可见相似的影子。

  中国人对爱情的表达是含蓄的,“发乎情,止乎礼义”,这种内敛的表达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源,反映了儒家思想对社会行为和伦理规范的深刻影响。七夕节真正从乞巧节蜕变为“情人节”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才发生的事情。这一转变背后,资本的力量、媒体的推动以及西方思潮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现象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的重构。

  周秦时期,“农业革命”确立了以耕织为中心的生产方式,七夕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在唐代,伴随着政治统一和经济文化的繁荣,七夕在诗文中留下了大量印记,进一步强化了与男女情爱的联系;至于赵宋之时,宋代文人对牛郎织女传说的反思与批评,对乞巧行为的不屑,也与当时理学的兴盛有关。从古至今,七夕节的内涵一直在变化,但遗憾的是,在如此漫长的时间历程中,没有一次,它的主题是爱情。

  如今,当我们再谈论起七夕这个节日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什么?或许大多会将其与“爱情”联系起来。从传统视角来看,这种新的定位似乎背离了七夕节的原始内涵。尽管七夕自古以来确有一定的“情爱”元素,但其核心主题从未真正与爱情相关。然而,笔者认为,既然现代七夕节已经被赋予了“爱情”的主题,我们不妨接受这一概念,将其视作“中国的情人节”亦未尝不可。尽管这并不是一种对传统纯粹的复归,但却是对被压抑了几千年的情感的一种重新拾起。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在几千年前的某一天,一位樵夫站在水边遥望对岸的女孩,他内心在思索些什么呢?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希望、失望、幻想、幻灭……站在江边遥遥远望的樵夫,会始终铭记那个河对岸的姑娘。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个时候的人们,观念中并没有七夕节的存在,但或许几千年前的七月初七,矗立在汉水旁的樵夫与今天的我们一样,同样会在这一天期盼爱情的到来。(芦花)

 

  【网络中国节·七夕】千年之约:汉水江畔的七夕情怀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 2024微短剧:新时代呼唤新内涵,新变化折射新要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