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朱斌 李慧敏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从超高清、虚拟现实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媒介技术的嬗变影响着视听产业的发展,与“虚幻”技术兴盛相应,“真实中国”这一形象如何呈现,逐渐成为一个跨领域、跨媒介的重要议题。由新华通讯社与应急管理部联合出品、著名青年导演任杰执导的新闻纪录片《中国守夜人》,用鲜活的事件与典型的人物诠释中国应急救援行业工作者的真实经历,传递了忠于职守、无私无畏的应急救援精神。新闻影像在构建真实中国形象过程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守夜人》的成功为“新闻+影视”在新时代的复兴提供了多个维度的经验参考。
新闻纪录片,又称新闻电影,是指一种记录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的电影类型,它通常以纪实的手法来呈现真实的人和事。在我国,新闻纪录片一直以来是大众传播与文献记录的重要载体。从早期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有关民生话题的《新闻简报》,到以《万象更新》《英雄战胜北大荒》《军垦战歌》等为代表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纪实影像作品,及至当下的《中国守夜人》系列,新闻影像始终以人民生活为原料,用典型化的人物故事呈示着中国大地广大百姓活跃的创造与日新月异的进步。而正如美国学者大卫·波德维尔所言,影像史研究首要探讨的是“电影媒介的使用怎样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以及形成了怎样的规范”,《中国守夜人》上线播出以来在全网的阅览量已超过2.5亿次,成为新闻纪录片的爆款之作,其创作方式体现出新媒介语境下有别于既往同题材作品的新追求。
新闻纪录片的内容主体是“新闻”,镜头语言则是进行内容表达的重要工具。《中国守夜人》注重运用丰富的技法,从视听维度载入“新闻现场”。一方面,该片以灵活的场景调度,全景式追踪救灾现场的各种突发事件。例如,在展示地形复杂的救火现场时,有序呈现消防员们内攻、搜救、疏散的作战行动,细致入微又秩序井然;对于地震救援、森林消防、安全生产等事件,则运用与之相配合的航拍画面和监控画面等特殊镜头,以切实的视听语言还原行动的紧张感。另一方面,该片不仅尊重并展现事件的原貌,还赋予了镜头更多的情感浓度和视听张力,如片中逆光而行的剪影勾勒、天幕之下俯拍镜头所映照的生命渺小、倾斜废墟与站立之人的画面对比,均让真实中国的形象不只停留于画面的“决定性瞬间”,而以动态、绵展的影像赋予更多感人的情感力量。
在媒介与人万物互联的当下,新闻影像更偏好用“小而美”展示“大时代”的记叙方式。在《中国守夜人》中,导演通过控制时长与节奏加大内容的信息量,在散点化、碎片化的画面嵌合中体现浓缩的力量。如《生命之光》一集中,在展现我国地震救援的训练工作过程中,将海地地震、尼泊尔地震等画面信息剪辑穿插其中,将救援压力转化为叙事张力,大大增加故事的紧凑感与可看性,丰富影片的内容含量和新闻价值。同时,该片贴合移动化、社交化的媒介传播需求,以个体化、过程化的记录凝练出简短的叙事篇幅,在“以碎代整”的线索串联中,不仅实现叙事内容的增殖,也让每一集独立成章的典型场景,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而生动的“守夜人”全景。
如果说新闻报道重在“说事”和“说理”,那么新闻纪录片则在构建真实的同时强调情感和氛围。《中国守夜人》既借用真实新闻事件勾勒出应急管理体系的全景全貌,也通过“以人系事”的记述手法,构成了“说事”与“塑人”相统一的叙事表达。在分集《壮志凌云》中,久经考验的航空救援人员在提到战友遇难时几度哽咽和泪目;《幕后英雄》中,精彩绝伦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其背后是一个个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作品通过亲历者的经验自述构成事件回溯的真实素材,在应急救援行业的人物群像刻画中融入日常的感动,塑造出在担当与抉择中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辉的鲜活个体。
《中国守夜人》的成功经验启示着当下的影像创作者既需要瞄准现实世界真实发生的社会事件,更要具备提炼与抓取其中感人瞬间和生动故事的能力。融媒技术赋能与加持之下,新闻纪录片的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不仅应契合受众信息化、社交化的接受惯习,也应在其文献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通过传播国家形象而增强文化交流的属性,使镜头最大程度地激发与大众共鸣的精神能量、思想力量和生命考量,进一步提升新闻影像的当代价值。
(作者朱斌、李慧敏,分别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助理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本文系2023年度北京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中国网络剧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