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陈佳露
家庭情感剧《小夫妻》根据作家毛利的小说《全职爸爸》改编,讲述了遭遇职场危机被辞退的丈夫周全,与身为全职主妇的妻子车莉调换家庭角色,以全职奶爸的身份承担起家务和教育孩子的责任后的故事。该剧以充满烟火气的叙事方式揭开了新时代不同家庭类型的面纱,再现了中青年夫妻及老年夫妻的生活境况,引发观众对婚姻模式、家庭关系、职业规划等的思考,为探讨现代家庭、婚姻关系提供了一种全新视角。
《小夫妻》剧照
沟通僵局:家庭关系转变的悲剧性差异
以往的家庭剧,往往会弱化或单一化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难题。《小夫妻》没有回避职场女性在平衡家庭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借由孟非和车莉合伙创业,真实呈现出女性创业的艰难。随着车莉逐渐从家庭角色“缺席”,周全从起初的包容理解,到后来变为了绝望崩溃。这些矛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亲密关系中的沟通环节断线导致的。爱真的可以抵挡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吗?周全和车莉的爱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两人从前期的并肩作战到最终沦为倒戈相向的仇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剧中两人的关系瞬间进入冰点,这让观众直呼奇怪。首先,周全的包容并不完全建立在对车莉的理解之上。车莉创业后,两人的交流沟通便趋向于情绪的释放和事务性的汇报。比如车莉抱怨创业的辛苦,周全则流水账似地汇报自己当全职奶爸的一天。这些交流就如同奔向两大水系的支流,各自流淌,却无法汇合。其次,两人在争吵后,良性的自我表露越来越少,这使得亲密关系呈现出一种回避的状态。车莉的直播工作遇到难题,求助师哥林青,却对周全避而不谈,这种对丈夫的“忽视”为两人关系的破裂埋下定时炸弹。最后,看似双方处于平等对话的场域,实则沟通并不对等。面对余巧巧和周全的“绯闻”,车莉选择了信任自己的丈夫;但面对林青对车莉的帮助,周全却不能理性接受。
在后期,流产事件终于导致情感关系破裂,实则是男女主人公长期沟通不畅导致的悲剧。《小夫妻》前期营造的全职爸爸的乌托邦,在夫妻双方的差距愈来愈大之后,最终分崩离析。
分工重构:家庭情感剧突破下的迷障
这部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男主外、女主内”的藩篱,讨论一种颠覆式的家庭分工关系。这种藩篱真实又顽固地存在,比如周全决定担任全职爸爸的时候,车莉的母亲对此充满了质疑和反对;周全的父亲直言儿子在“吃软饭”时,无一例外地提到了男性价值。在传统观念中,男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职场中,而不是对家庭的贡献和付出。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甚至让车莉在面对公公的质疑时也显得底气不足。在形式上,《小夫妻》对家庭分工重构的演绎是出色的、真实的,然而在心理建设方面,这种“重构”似乎并未完成。这不单单是这部剧的遗憾,实则也展现出了当下婚姻关系中的顽疾。
古人云“文以载道”,一部真诚的家庭情感剧应该带给观众良性的思辨。值得肯定的是,《小夫妻》提供了多个家庭的范式来探讨家庭的分工。剧中的周全父母以及余巧巧一家,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家庭身份的转变——周全父母是情感关系的主导方悄然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部分分工重构;余巧巧则是主动希望从全职妈妈转变为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从而实现部分分工重构。不论是无意选择,还是有意改变,都提供了重构家庭关系的参考模式,这不失为让“死水”盘活的有益尝试。
活出自我:各异生活疆域下的女性群像
《小夫妻》传递了女性力量释放、女性思维觉醒,以及女性成长的等理念,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在生活的流变中不断找到自我。车莉在创业后发现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当她全身心扑向工作之时,家庭关系开始亮红灯,不得不解散工作室,重新寻找工作,终于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写儿童故事。同时,在迷惘之际,她选择放弃婚姻,走出围城;在真正认清自己内心之后,勇敢再次踏入围城,和周全复婚。车莉是一个温柔且有韧性的女性。在她的生命旅程中,不断尝试,坦然面对真实的内心,展现了敢于试错的女性力量。
车莉的母亲从事事包办、事事插手,转变成了一个愿意“放手”的旁观者。在女儿面临婚姻危机时,她不再横加干涉,而是在合适的距离守护自己的女儿,这何尝不是一种改变?作为一个全职妈妈,余巧巧勤勤恳恳,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丈夫和孩子身上,却换不来家人的认可。余巧巧想尝试另一种生活,即便到处碰壁仍不放弃,最终凭借努力找到了工作机会,展现了敢于走出舒适区的女性张力。周全的母亲不再让自己困在繁琐的家务中,勇敢地宣告这段长达几十年的关系结束。剧中的每个女性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也都在生活的历练中找到了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实现了角色的蜕变和成长。
剧中,《小夫妻》给车莉和周全安排了一个圆满又诗意的结局,但现实中对于婚姻的思考和家庭模式的思考仍在继续。也许,生活中并不存在完美的婚姻关系。当两个人一起面对生活的风雨时,对生活多一些敬畏和坚持,尝试在摸索中携手前行,或许就会找到与生活和解的方式。(陈佳露)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