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奔跑吧,麋鹿》:奏响生态电影的恢弘乐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奔跑吧,麋鹿》:奏响生态电影的恢弘乐章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09-04 17:12

  作者:陈应松

  电影《奔跑吧,麋鹿》,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泪点会戳到你,会让你垂泪到最后一刻。这是一部充满着爱与被爱、爱的情怀与爱的付出的电影。它不仅是一部儿童电影,也是一部充满了诗意的、伤感的,同时也是温馨袅袅的,适合全年龄段观看的电影。

《奔跑吧,麋鹿》:奏响生态电影的恢弘乐章

  长江故道、茫茫水泽、芦苇荡、像洪流漫卷的神秘的麋鹿,它们的犄角高挑着水草,它们在奔跑中呼出的热气,它们在清晨和夕阳里的叫声、雾霭中奔腾的鹿群溅踏出的水花……这一切组成的背景,围绕着一个患有“创伤应激障碍”自我封闭的小女孩渐次铺开,她乖张的性格、敏感的情绪、残缺的心理,当面对着奔跑的麋鹿和广阔的湿地时,电影的矛盾冲突和当下意义,就在讲述、纠缠与裹挟中精彩地呈现并完成了。

  欣欣(郑颖娴饰)的表演无懈可击,这个心理残缺叛逆的小女孩,因为偶然的夏令营来到了天鹅洲的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她爱上了麋鹿,特别是一只叫丢丢的鹿王。丢丢成长的故事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这只鹿王,也曾因为身体孱弱,被鹿群抛弃,孤独生活,但它不向命运低头,而是努力长大,强壮自己,最后在鹿王争霸赛中,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威风凛凛的新鹿王。还有柳叶老师负伤之后的自强自立,用热爱绘画和教育学生战胜了人们的歧视,在事业上终有所成。这位老师对欣欣的关怀,也是欣欣走出精神阴影,成为健康孩子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师生二人关于麋鹿的的绘画集,就是他们与身心疾患较量后胜利的见证和果实,这一情节也升华了电影的境界,提振了观众的精神,给人以深刻启迪。

  直面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且将故事放置在大自然和动物中间,在以往的国内电影中鲜有涉足。这个故事揭示的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层奥秘,具有开创性的探索意义。在观看完电影后,无论是剧中的母亲、孩子,以及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大人之间,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部电影给人的巨大感官刺激和艺术享受,是它有着绝美的诗意镜头,关于麋鹿和湿地水沼的画面,气势磅礴,深邃悠远,充满着童话和梦幻般的色彩,或者说,整个电影就是一部童话。一个孤独中的小女孩,因为目睹了父亲的离世,这样的阴影会伴随着她的一生,靠什么去治愈?靠什么去抚平她心灵的创伤?虽然女孩的母亲想了许多办法,但可能适得其反。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只有大自然,只有动物,只有人与人互相之间的关心爱护,才能够让一个孩子的心灵重生并且获得快速健康的成长。这个电影的价值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巨大的秘密,大自然和动物能够治愈人的许多心理和精神上的明疾与隐疾。大自然对人充满着无穷的激励与友善。包括那些聚集在麋鹿周围的人,全是一些善良的、愿意付出的、乐于助人的好人,比如摄影师秦皓明、柳叶老师、姚爷爷、佳佳等,没有他们的关爱与抚慰,仅有麋鹿也是不够的。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土壤,需要优美纯净的空气,在这些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欣欣终于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得到了新生和救赎。

  写过《瓦尔登湖》的美国作家梭罗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可以找到平静、力量和智慧。”《林中风暴》的作者、环保领袖约翰·缪尔认为:“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仅能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更能治愈我们的心灵。”大自然有着治愈一切的力量,我们在大自然中,在与动物和植物的交往中,放弃并远离了对人的不断猜测与争斗,没有了紧张感,没有了不良情绪对心灵的噬咬与折磨,没有了偏执,大自然的能量源源不断填充我们的身体,并看到无数生命的蓬勃力量与盎然生机。植物的竞相生长,动物的恣意奔跑,向我们暗示和袒露生命中的大美、至善、纯真,以及命运中迸发出的奇迹和坚韧,给无助和茫然的我们,以挑战的信念和必胜的勇气。当然,大自然也是充满着灵性的,智慧的,是我们创造力和艺术灵感的源泉,电影中的柳叶老师与欣欣合作绘画出版的画集《奔跑吧,麋鹿》,就是大自然珍贵无私的馈赠。

  这部电影的感人力量,同样是大自然赐予的,唯美的镜头中,编剧和导演金宜鸿,极善于运用镜头,调动感情,营造意境,以毫不吝啬的画面和抒情戏份,让我们领略到长江故道的壮阔与秀丽,让我们的心灵在麋鹿奔跑的姿态中受到撞击和洗礼。诗意、哲理、象征、寓言,这些艺术手法恰到好处的内置,让整部电影单纯而不失丰沉,煽情而无做作痕迹,炉火纯青的叙述和张弛有度的节奏,一边吸引观众对情节的追索,也一边让人对故事内涵产生深思,其参与感极强,共情处众多。

  生态文学的方兴未艾,风起云涌,可以解释这部电影的现实价值,也可以证明,生态是文学艺术的核心。在长江的荆江段故道上发生的这个故事,只是一个小女孩心灵治愈的片断,但它却是一首抒情长诗,一部恢弘的交响乐。

  生态小说如今如过江之鲫,但生态电影却如凤毛麟角。金宜鸿精心创作并制作的这部电影,相信可以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理应在艺术追求上受到应有的尊重和肯定。

  麋鹿,被誉为中华神兽,是中国特有的世界濒危珍稀动物,是长江生态文明建设的保护性旗舰物种,这是首部关于这种神兽的电影作品。在当下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和复杂的环境下,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家庭,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探寻此问题的结论或许还为时过早,但《奔跑吧,麋鹿》是一个良好且完美的开端,也许是惊天动地的一声呐喊,是更多生态电影的优美序曲。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遗落山水间》:“梅”挂枝头 香飘四溢

  • 《刺猬》:温情的魔幻现实主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