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戏蕴微醺与人生况味:网络剧《半熟男女》的大胆尝试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戏蕴微醺与人生况味:网络剧《半熟男女》的大胆尝试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10-21 11:33

  作者:苏也菲

  今年9月,网络剧《半熟男女》在优酷超前点映完结后,收获了豆瓣6.5分的开分。该剧紧密围绕当下青年人的情感需求,表现都市青年的爱情与个人成长的,此外,它还借鉴戏剧的创作手法,为观众讲述具有反身性的都市寓言故事,在相对封闭的戏剧情境中将人的情感敞开。摆脱“恶女”“渣男”“全员恶人”等网络短评的刻板印象,我们得以挖掘到这部作品在叙事上的探索和未被注意到的深意。

戏蕴微醺与人生况味:网络剧《半熟男女》的大胆尝试

  都市寓言及其反身化呈现

  偶像剧中遵循着某种“双洁”规范,即男女主角对感情都保持纯贞的规范,而《半熟男女》则展示了人性当中的阴暗面,“三人行”的情爱戏码在成年人的利益纠葛中来来回回。然而不得不承认,生活远比剧集更加令人无法招架,剧集只是用寓言的手段把千疮百孔的情感和满目疮痍的至暗时刻扒开给人看,将现实生活中的“无法承受之重”尽然释放。

  剧集中插入的小剧场话剧表演让观众从剧情中抽离出来,用反身化的手法呈现都市寓言,营造出一种“你在屏幕前看戏、看戏的人在剧中扮演着你”的意境,剧集和戏剧‌装点了观看者的生活,而‌‌观看者也早已入戏。

  同时,小剧场表演拓展了故事空间,塑造着剧中人物的心理世界。“除了为人物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故事空间’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例如,第2集结尾,剧里的人物情绪蔓延至戏中,剧里壁画中的小鹿(指代韩苏)走上舞台,在瞿一芃面前走过却被无视,各中意味不言而喻。又如,第10集中当瞿一芃发现何知南不是富二代,自己追错了对象时,剧中插入两人共同在剧场看戏的场面。舞台上的“瞿一芃”变成一只青蛙,通过戏中旁白得知,害怕危险、麻烦的他不愿重蹈“恶龙与公主”的覆辙,也不想成为白雪公主的小矮人,所以只能继续做“等到一个真正公主的吻”的井底之蛙。至此,剧情与剧场表演达成了精神互文。

  小剧场的设定既可以作为对生活空间的变形和反讽,又可以延伸、补充每集的主题。第14集开场,台下的看戏人孙涵涵为舞台上拒绝购买9.9元廉价爱情的女孩鼓掌,类似如此“‘故作正经’地表现社会真实,又不断暗示其虚构成分”的手段,似乎在传递无论爱情能不能买卖,每个人都有权获得真爱的态度。值得一提的还有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具象化处理,内视角与外视角结合,打造剧集的“间离效果”。每当何知南内心波动时,便会出现身着黑衣的另一个自己。戏剧表演中内心独白直接外化的方式和小剧场表演,都让观众不断跳脱出来,以此为镜像自我审视,完成寓言性的升华。

  封闭情境与敞开的情感

  相较于一般的都市爱情剧集,《半熟男女》的突出创新之处在于极致化人物关系的建构。它将《欢乐颂》《三十而已》《我在他乡挺好的》中的邻里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集于一身,在集中情境中展示最复杂的人物关系。同时,在爱情三角关系的刻画上,本剧不再采取带有主客思维的单箭头叙事,而是站在上帝视角,看男男女女在情感熔炉中的纠葛,在封闭的情境之中讲述开放的女性关系和女性情感。通常我们认为戏剧性就是矛盾冲突,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戏剧理论家谭霈生就提出“情境论”,即情境是人物性格的规定形式和实现形式。“行动总是个性在特定情境中的选择,而一个个行动的总和,也就构成了命运的曲线。”人物生存和活动的具体环境、对人物发生影响的事件、有定性的人物关系三者构成情境要素,共同与人物个性产生互推力,从而勾起人物动机进而展开行动。

  《半熟男女》将何知南、孙涵涵、韩苏、曾诚四位女性与高鹏、瞿一芃、周斌三位男性交织在一起,在欲望都市中通过生活流叙事构造出情感关系、工作场景甚至是社会空间。在剧中,没有“手撕小三”“棒打渣男”的烂俗情节,反而让真实丰满的人物个性在叙事情境中催化,用客观理性的成长观塑造了女性角色和两性关系。不懂男人的何知南必须经过情感煎熬和自我道德审判,才能从感情的迷失中找回自身的主体性;孙涵涵代表了另一类女孩,她们想要追求优质生活又想保持自身尊严,在被骗和自欺后方可醒悟——自己才是人生的掌舵者;而韩苏,一个看上去近乎完美的独立女性,在遭遇爱情背叛后收获友情、在打破虚假执念后重塑自我。在“情敌”关系之下,何知南和韩苏两个完全不会成为朋友的人居然也成为了彼此的挚友。

  封闭情境造就戏剧性,敞开的情感又将戏剧拉回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生活。《半熟男女》既有丝丝入扣、百转千回的情感勾连,却没有套路审美和恶俗格调。最终,剧中的每个人都从混乱情感中抽出身来,带着彼此的影子走向新生,这可能就是生活最本真的面貌,也是某种现实主义。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探讨

  回到网上对《半熟男女》的讨论,对该剧价值观的抨击是绕不过的话题。正如原著书名《这里没有善男信女》,《半熟男女》并非要宣扬阴暗的价值观,而是要通过描述青年男女在“不纯粹的善良和恶毒中”的挣扎、通过全方位的自我解剖来完成对人性的祛魅,揭示真实又隐秘的婚姻痛痒。

  其次,我们不应将艺术真实等同于生活真实、将叙事伦理理解为伦理叙事,也不该在数字化文本的后情感传播中形成拟像性的超真实情绪消费,观众需要更具超越性的观剧体验和否定性的自省。

  除此之外,本剧的短视频营销放大了争议。不同主体在信息茧房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经过一次次震惊后完成游移的自我认同。同时,宣发方的刻意为之和网友的自来水行为都有可能让剧集离剧集本身更加遥远。

  任何影视作品都在真实与虚构的渐近线的两端,也会在社会价值与情感体验之间不断调试审美需求。不变的是,敞开胸怀迎接真实生命形式的观众想在自我想象和他者的生活之间看到更多可能。当然《半熟男女》不尽然完美,存在着悬念揭晓后的拖沓叙事、敷衍了事的大圆满结局等问题。但“半熟”即正义,其叙事创新、回归人性的美学观念和价值立场值得肯定。

  (作者系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影视艺术系教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