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唐圆鑫 黄志豪
电视剧《日光之城》讲述了以索朗为代表的六位年轻人在西藏这片热土追逐个人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随着故事的展开,该剧的视野从八廓街拓展到拉萨乃至整个西藏,将全国各地来到西藏、建设西藏的人物囊括在内,展现了当下西藏的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以及新一代青年人的追求和奋斗。他们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同时传递着多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和西藏地区美好质朴的风土人情。
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拉动取材取景地旅游增长的新引擎。依托《日光之城》的剧集宣传和“十一”黄金周消费热潮,西藏迎来了大量游客。据统计,国庆期间拉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7.45%,旅游总收入9.51亿元,同比增长6.73%。然而,这种热度并未持续较长时间。伴随假期结束,游客数量逐渐回落,其带来的旅游热潮也趋于平静。
热播剧《日光之城》在短期内成功带动了西藏的文化旅游产业,为“文旅+”模式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实践案例,但热度退去后,也暴露出剧作内容与文化展示上的不足。
与许多“返乡剧”情节相似,该剧的故事主线围绕索朗从大城市返乡,以出口当地特色产品作为创业项目展开叙述。该剧在进行人物塑造时显得较为刻板,比如以藏戏师土登为代表的当地居民观念保守,“外来者”则大多行事莽撞。这种塑造方式缺乏对人物性格多面性和复杂性的展现,使得角色不够丰满立体,难以让观众产生深刻的认同,建立起情感的连接。在文化元素的使用及展示方面,该剧略显浮于表面,并未深入挖掘诸如布达拉宫、八廓街等文化地标,藏戏、藏医等藏族文化元素背后的历史渊源与价值观念。
近年来,返乡剧和文旅剧成为热潮,对地方文旅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去有风的地方》《我的阿勒泰》两部作品巧妙地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完成了文化、风景、情感的交织共鸣。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以质朴清新的风格、鲜活饱满的人物、壮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了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激发了人们对阿勒泰这片神秘土地的好奇与向往。同样,在《去有风的地方》中,苍山洱海的美景、静谧闲适的农场、古朴典雅的村落等为整个故事营造了一种宁静、治愈的气氛。这些风景不仅烘托出主角的情感变化和心灵的治愈过程,还引发了观众对“慢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如何能够延续“文旅+剧集”模式的热潮?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剧情创作和产业融合营销两个层面入手,增强观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作为“文旅+影视”的灵魂所在,优质的影视作品能够点燃观众的情绪,调动他们了解当地文化的热情。在展现自然地理风光时,剧集应避免“宣传片”式的拍摄方式和技巧,让风景为剧情服务,营造出特定情境和艺术效果。在“文旅+影视”的融合过程中,要根据地域文化特色进行量体裁衣,避免盲目模仿和抄袭,打造专属于当地的品牌形象。
此外,在“文旅+”模式中,产业融合与营销推广至关重要。一方面,产业融合是加强文旅合作的关键。影视制作方应与旅游机构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开发。例如,打造影视主题旅游线路、影视文化节等活动。结合影视元素开发多种文旅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营销推广要精准定位受众,分析其特征与需求,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灵活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进行精准推送,提升营销效果,并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鼓励游客在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分享传播,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影视作品与旅游产业融合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虽然《日光之城》热度短暂,但其所引发的旅游热潮和文化认同彰显出影视作品对地方文化传播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为延续“文旅+”模式热度,影视剧创作要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基础,创造出具有个性化的内容;产业融合与营销则应通过精准定位受众,利用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剧集创作者应进一步探索融合之道,让影视作品成为传播文化、提升体验的新引擎,为文化自信与经济繁荣注入活力。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