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11-13 17:54

  作者:冷凇 姚怡斐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商务部联合摄制、央视综合频道制作的大型美食文旅季播节目《三餐四季》在CCTV-1、央视频App同步播出。节目以美食为线索,探寻各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不仅展示了各省市的美食文化,还通过对一日三餐的细腻描绘,挖掘隐藏在食物背后的家庭故事和文化传承。这种将美食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方式,不仅满足了观众对味觉体验的渴望,也在文化层面唤起了观众对传统和人情的共鸣。

《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以美食作为桥梁与连接:地域文化与生活态度的呈现

  《三餐四季》节目组走遍中国11个省份的22座城市,将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扇扇打开各地生活方式的窗口,将每个地方的独特风味与背后蕴含的生活哲学紧密相连。每一道美食,不仅仅是味觉的体验,更是一座城市、一种文化的象征;在每期节目中,美食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成为人们情感交流和生活态度的象征。

  在福建篇中,节目通过寻味莆田和泉州,展示了丰富的地方特色美食。比如兴化米粉与豆浆结合的早餐铺、仙游县的羊肉干焖以及泉州的“乡贤归巢宴”……在这些菜肴背后,节目组深挖地方居民对传统美食的热爱与坚守,进一步体现了闽南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在浙江篇中,衢州和台州的美食展示了多省风味的融合,橘皮杠酱、苏庄炊粉辣椒包等菜肴不仅呈现出地方特色,也传递了浙江人包容开放的文化精神;江西篇以抚州和南昌的美食为代表,通过辣味佳肴展现了赣菜“味和天下”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影响力。

  美食中的情感与传承:家乡情感与风土人文的凝结

  在《三餐四季》中,美食不仅是地域文化的象征,也凝聚与传承了家族记忆。节目通过对美食的探寻,将每一道菜的制作工艺、背后的家庭故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将食物与家庭、传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不仅传递了味觉的愉悦,也让人感受到食物所承载的深厚情感。

  贵州篇中的豆花面和羊肉粉,是遵义和贵阳的代表性小吃,更是两代人坚持传承的结果。节目中,豆花面店的传承人李三豆通过三十年的努力,将这碗豆花面带给了更多的食客。节目通过讲述李三豆的故事,展现了他对手艺的坚守以及对家庭事业的热爱。美食中不仅藏着一份沉甸甸的家庭责任,还有对生活的尊重和对传统技艺的敬畏。此外,节目还展现了黔北麻羊作为地方特产在贵州饮食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黔北麻羊不仅是贵州美食文化的一部分,也与当地的酿酒文化相辅相成,让全国观众不仅对习水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特色美食、酱香白酒等有了更好的了解,也进一步提升“醉美习水”文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习水土城和赤水河畔,节目通过对四渡赤水的历史回顾和美食探索,进一步展现了贵州丰富的文旅资源与文化底蕴。

《三餐四季》:以美食为媒,展文化之美

  美食背后的文化象征:地方特色与社会记忆的符号

  地方美食不仅给人带来美妙的味觉体验,更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社会记忆和文化符号。《三餐四季》通过美食讲述地方故事,借助食物背后的符号和象征,展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在节目中,食物成为了地方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的符号载体,传递出地方独特的文化价值与生活哲学。

  辽宁篇通过展示东北豪放粗犷的美食风格与精致的菜肴细节,捕捉了鞍山和葫芦岛地区美食中的细腻匠心,从东北的满汉全席到家常大炖菜,展现了当地人在美食制作上的独特风格与对待生活的豪爽态度。湖北篇探访了咸宁和十堰的独特风味,无论是咸宁早餐店的“过早”文化,还是十堰的清山秀水中的美食探索,展现了湖北人民对饮食的热爱以及对美食的情感投入。海南和青海的美食篇章则将自然风光与美食巧妙结合,不仅展示了当地的丰富物产,也传递了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青海篇则通过一碗热腾腾的拉面,唤醒了海东人的清晨。节目在展示青海特有的拉面文化和暖锅美食的同时,还带领观众领略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这种对于食物的符号化解读,正是《三餐四季》深挖地方文化时表现出的一大亮点。

  跟随《三餐四季》的脚步,观众不仅领略了各地的美食风味,更在这些食物中看到了地方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也通过对美食的深度挖掘,看到了中国各地在新时代中的文化自信与生活智慧。《三餐四季》在美食与文化、人与自然、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中,成功地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关于中国地方美食与生活方式的生动画卷。(冷凇 姚怡斐)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黄梅戏《黎明之帆》:以戏为舟,载革命与人情

  • 2024微短剧:新时代呼唤新内涵,新变化折射新要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