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暗夜与黎明》:探寻新时代反特剧的意义与出路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暗夜与黎明》:探寻新时代反特剧的意义与出路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4-11-20 15:41

  作者:陶奕宸

  反特题材电视剧《暗夜与黎明》围绕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与国民党潜伏特务两大“正邪力量”的对抗展开,讲述了公安人在上海解放初期开展的反特工作,表现了林少白等“旧警察”的个人成长与精神蜕变。

《暗夜与黎明》:探寻新时代反特剧的意义与出路

  反特剧的象征含义与现实意义

  纵观全剧,不难发现剧名中的“暗夜”与“黎明”不仅隐含着丰富的意蕴,还有对个体与社会的双重象征。

  一方面是林少白与徐巍这一对生死兄弟的命运走向。林、徐二人同为民国时期的“旧警察”,但他们最初都不愿与国民党腐败势力同流合污,努力追寻自己心目中的警察理想,梦想着“做这座城市的铜墙铁壁”。然而,当上海解放之后,两人在背道而驰的路上越走越远——林少白重拾信仰加入人民公安,徐巍因曾经的污点陷入困境,成了一名特务。由此,林少白跟随着日光走向黎明,而徐巍则一步踏错堕入暗夜。另一方面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命运。电视剧的前部分,展现了国民党统治下民生凋敝、经济崩溃的上海,这种如暗夜般的日子与解放后平静祥和的新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中华民族由暗夜走向黎明的艰难历程。

  本剧还反映了一九四九年前后中国社会的不同境遇。旧社会的“狼狗警察”无恶不作,草菅人命,新社会的人民公安则深切关注人民权益;国民党撤离时烧杀抢掠,大兴破坏之风,解放军进驻上海后却“入沪不入户”,尽得民心;军统内部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人民公安则严守纪律,齐心协力……以上种种对比都在剧中得到呈现,从多个维度彰显了共产党取得政权的必然性,弘扬了爱国爱党的主旋律。

  从类型看,“反特片”是对1949年以来我国谍战影像的命名,也是“政治色彩最浓的命名”。正如学者陈琦所指出的,“《无形的战线》(1949)、《人民的巨掌》(1950)等第一批反特片的出现,响应了当时国内外政治形势的需求,为反特工作提供了直观的范本,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反特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即使在和平发展的今天,特务、间谍依旧游走于各个国家,成为危害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暗夜与黎明》等反特片的制播,既能借助敌我对比来激发观众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能支持新时代的反特工作,贯彻国家安全观,有效提高社会公众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成长型叙事与人物群像刻画

  在当下的影视剧市场中,“成长型叙事”频繁出现在各种题材的作品里,逐渐成为一种创作范式。在这类成长故事里,如何展现人物在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精神蜕变,是创作者需要重点思考与着墨的内容。在这一方面,《暗夜与黎明》中对主角形象转变的处理可谓纯熟:林少白“由暗入明”的过程有着充分的内在动机,性格、处事方式的转变亦不乏相关事件的推动。一方面,在民国时期,林少白便与狐假虎威、恶贯满盈的同事、领导不同,他一向立志做一个惩恶扬善的好警察,哪怕一时被黑暗裹挟也坚决不同流合污;另一方面,在与路正阳、虎子等“新公安”的交往过程中,林少白业已崩塌的警察信仰逐渐得到重建,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由此,人物变化的原因和契机得以确定。同时,当林少白与国民党特务斗智斗勇时,某些细节也展现了他过去无意沾染的一些坏习气,如办案时违反组织纪律、审讯时对犯人刑讯逼供等,这些细节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立体,也为主角的成长与蜕变创设了空间,使人物转变的过程更合逻辑。

  除了对主角成长过程的关注,《暗夜与黎明》还刻画了丰富饱满的人物群像,为每个人物的抉择与命运都提供了有力的解释,既使人物刻画不落入脸谱化的窠臼,又生动反映了人性的斑驳。比如,徐巍因对妻儿的爱而堕落为“鹰隼”,又因人性深处的良善而最终选择舍生取义;“老陈”作为“林鸱”潜伏在我党内部,多次向伯劳出卖情报,最后因对恩人的愧疚而弃暗投明……电视剧将这些“反派”放置于两难抉择的处境中,着力探寻人性的幽微,赋予这些角色真实且感人的人物弧光。此外,与部分反特剧将反派“强行降智”不同,剧中以伯劳为代表的特务有着严谨缜密的行事逻辑和不择手段的破坏行动力,屡次危害上海的社会治安,与我党公安可谓棋逢对手。这使得剧情更有戏剧张力和可信度,也让观众得以管窥真正的“正邪较量”。

  与某些套着谍战、反特外衣的偶像恋爱剧相比,本剧弱化了人物的感情线,致力于让情感服膺于剧情。无论是林少白与金妍之间微妙的情愫,还是肖云对伯劳无法言说的感情,都得到了恰到好处的呈现。不过,本剧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从情节看,作为公安重点怀疑对象,伯劳多次组织行动却依旧未被发现,直到最后才因“老陈”认罪而暴露身份,未免有“反派光辉”之嫌;从演绎看,剧中部分青年演员的演技或木讷,或浮夸,也受到不少观众诟病。

  反特剧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出精彩的火花,如何回应当下社会及大众关注的种种议题,如何突破同类题材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这些都是影视剧创作者亟须考虑的问题。客观地说,《暗黑与黎明》对“反特”题材剧创作的出路进行了新的探索,是一次积极的尝试。(陶奕宸)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