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韩 飞
时隔三年,博主李子柒更新了自己的视频账号。随着传统文化、田园生活、诗意栖居、自我呈现等“柒式”治愈风视频的回归,网友直呼“久违了”。近几年,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上逐渐流行起了以第一人称拍摄的、极具私人化气质的纪录短片,如旅拍短视频、生活Vlog、创意私影像等等。创作者不再隐身幕后静观他者,而是将主客分离的视角打破,从我出发,围绕自我、家庭、成长、生活方式等话题,追求“于我之上”的表达。纪录片从“听他说”变成“听我说”,从“见历史、见时代”微观化为“见自我、见内心”,呈现出一种向内探寻的私影化倾向。但这类影像并没有走向“窄众”,而是由“私”而“公”,在全媒体时代不断“破圈”,实现了更广泛的公众传播。
总体来看,这类纪录短片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它们拥有微视角,即选题切口小,往往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虽然叙事风格偏散文化,但单集作品的主题大都非常聚焦。其次,作品体量小巧,长则十几分钟,短则几十秒,但其所呈现的细节依旧丰满。小体量带来的是在时长和表达上的高灵活度,作品可以在多媒介平台推出,因而它们的传播极为依赖个体账号,用户相对垂直,粉丝粘性强。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短片大都充斥着强烈的自我表达,聚焦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个人私密空间,旨在捕捉易于触达的真实,甚至可以“暴露自我以接近真实”。此外,创造者强调“体验”的重要性,大多数作品都是创作主体具身参与和实践下的影像拾取。他们透过自己的视角、带着自己的立场和态度看世界,以一种“求理解”的姿态,在叙事时带有极强的沟通和对话欲望。同时,它们也充满着丰沛的情感和情绪输出,给予观众情绪价值,部分具备影像疗愈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成为了作者个性与人格的延伸。作者的个人IP与作品IP保持了高度一致。
那么,纪录短片为什么呈现出私影化特质?又为何会流行开来?首先,影视摄制设备和技术门槛越来越“降维化”,例如无人机、GoPro、微单及小型摄像机的“入坑”门槛降低,剪映等后期制作软件简洁化、模式化设计,外加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的技术和渠道加持,让更多的普通个体得以加入到纪录片生产的主体序列中,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纪录短片在制作方式上以UGC、PUGC生产为主,制作人员通常为2-3人的小团队,甚至可以一人身兼编导、摄影、录音和后期制作等多个职位。创制主体的微小化、个体化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私影化模式。
往前溯源,纪录片领域其实早已诞生了讲述创作者亲身经历的题材类型,例如旅行体验类纪录短片的创作。创作者以“我”为中介追求第一视角的传播,减少了因“摄影机隐身”可能带来的信息理解错位或情感稀释,这是一种高效、便捷且自然地抵达“情感真实”的方式。
其次,私人视角带来了强烈的沟通感,天然具有亲近性,更容易产生共鸣,很契合致力于给用户带来情绪价值的网络平台,易于成为一种网络社交语言,进行社交式传播。而这种私影化的创作也无疑契合了后现代文化去崇高、去权威的非宏大叙事,实现自我欲望和焦虑的自由表达。
新媒体平台的纪录短片契合了当前移动化、碎片化、情感化、后真相化的传播语境,得以积累了一众年轻用户。这一依托新主体、新技术、新场景而来的纪录新形态,无疑将对传统纪录片业造成一定冲击。传统主流媒体的纪录片多以50分钟、25分钟的中长规格面世,以匹配固定时段公众的观看需求。公共性大众媒体的定位使其题材偏宏观、语态偏严肃、传播灵活度受限。
传统主流纪录片要实现在全媒体传播时代的突围转型,需要向私影化趋势下的网络纪录短片取经。首先是视角的转换,即使重大主题类纪录片也可尝试“大题小作”,例如《我们这五年》《柴米油盐之上》等作品在重大主题的操作上选择了“举重若轻”,聚焦时代巨变中的普通人,用平视、细腻的视角和真实质朴的表达方式呈现一个个温暖又鲜活的形象。其次是在策划初阶就要将全媒体传播纳入考量,例如纪录片《领航》长短搭配,不仅有系列电视片,还打造了配套短视频,覆盖多屏。最后是可以团结自媒体等创作主体,共同利用纪录影像以“私影方式”切入公共议题,实现主流传播。主体互动、视角互补、差异布局,最终实现传播的立体覆盖。
诚然,我们既需要用纪录影像书写集体记忆、国家记忆,也需要有更多书写个人记忆、表达个体关切的作品。二者都在构建着时代记忆的不同侧面,经视角缝合后最终将构成我们共同的记忆媒介。这也是纪录片的纪录价值所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