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强佳琪
电视剧《小巷人家》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苏州,聚焦于棉纺厂家属区中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细腻地描绘了庄家、林家与吴家三家人的生活与情感纠葛,并由这条小巷串联起波澜起伏的时代变迁。
金色光影映照金色岁月
《小巷人家》整部剧都笼罩在金色光影的滤镜之下,尤其在小院这个主要场景,白天似乎总有一片暖光,透过窗户渗透进房间的角落,洒在人物身上、脸上,甚至连他们的发丝和眼睛里也闪着金色的光芒。到了夜晚,这片光便从炉火与台灯中释放出来,为孩子们读书的夜晚镀上一抹淡淡的暖意。导演还有意在人物的高光时刻,悄然投射一束侧光。庄老师在高中课堂上鼓励学生们抓住时代机遇,讲到激情之处说到“只要你们肯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向上走!”光芒便在此刻缓缓透进原本冷色的教室,点燃了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
这种金色是由今夕看向过去的一种怀旧色彩。70年代末的变革时代来临,高考逐步恢复,经济逐渐向好,生活光景发生变化,一鸣在家里开了一间小卖部,林武峰顺势南下成为技术人才,庄家、林家的下一代都经过高考成为祖国发展的新生代力量。曾经狭窄、破旧的小巷被逐步改造,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慢慢改善,人们的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焕发着光辉与活力。在改革的机遇面前,剧里主人公们眼中所闪耀的金色是时代裂变的缝隙中所散射的光彩。
本剧对光影的运用十分极致,投射而下的金光犹如舞台灯光打在话剧场景中,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间离效果,使人们从剧情中抽离出来,勾起心中的怀旧与思乡之情。这金色的怀旧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幸福来处的追忆与珍视。
情深巷陌:邻里间的温情长卷
一条弯弯的小巷,住着几户棉纺厂的职工人家,几户人家共同织就了一条邻里之间的温情长卷。宋莹家与黄玲家共用一户院子一个厨房,也共享同一片蓝天与同一处景色。每当院子有喜事,小院里都会摆开宴席,大人一桌,孩子一桌,邻里间谈笑风生。困难时,庄老师不辞辛苦给巷子里的孩子们补课,林工也会帮一鸣找机械厂的临时工工作。哪家大人晚归,邻居们总会帮忙临时照看孩子。
剧情主线人物宋莹与黄玲之间的情谊尤为动人。黄玲温柔细腻,遇事忍让,而直肠子宋莹外向热情,易燃易冲动。尽管两人性格不同,但宋莹恰能为黄玲撑腰,黄玲也能为宋莹增添一份沉稳与周全。两家人从堵墙洞开始,在危机中加深羁绊、交换真情,在朝夕相处中展现了真正的友谊。
一条弯弯的小巷不仅是连接几户人家的巷道,更是连接邻里之间情义的纽带,细腻的真情顺着小巷温润流淌。孩子们在巷子里玩耍吵嚷,渐渐长大成人,走出巷子,走入大城市。宋莹一家也南下广州,但人人都怀念住在巷子的时光。因为巷子跨越了两代人的光阴,是父母的家,也是孩子们离家后的温馨港湾,巷子见证了父母的黄金年华和孩子的童年时代,承载着家庭记忆和个人的青春回忆。
女性温情:女性间的彼此共鸣
剧中的女性角色之间不仅是邻里关系,更是彼此间寻求共鸣与慰藉的知己。黄玲与宋莹的互相帮扶使得小院变成了一处承载着美好幻想的精神乌托邦。上一代的女性受时代影响,总会有无数个角色,她们既是妻子,也是妈妈,还是儿媳,但很难成为自己。她们的命运大多数时候与丈夫捆绑,常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活,彼此的生存空间是封闭的,除了家庭以外,能共同参与的社会事件不多,所以女性关系难以多样化,才会导致“妯娌关系”“婆媳关系”“情敌关系”成为年代剧中经典的女性关系。与闺蜜在一起生活,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美好的幻想。而本剧中黄玲和宋莹同住一处小院的邻里关系正为这种幻想提供了空间。
剧中的黄玲不得不在丈夫与公婆之间纠缠论理,宋莹也时常为了林工的工作担惊受怕,经济条件不富裕的张阿妹只能在有限的家庭资源里,尽可能将一切目光都放在小敏身上。每一个女性角色都有被时代和家庭造就的人生处境,但大多数时间,她们都在互相帮扶,互为“解语花”,并想方设法地为下一代女性庇荫。黄玲和宋莹看到年幼丧母的吴珊珊无人照拂就为她亲手制作胸衣。长大后,珊珊成绩优异却在继母与父亲的安排下被迫上师专,二人便充当母亲角色安慰她,围坐在火炉边为她梳头。姐妹情谊让小院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成为了一方精神净土。
相比于上一代女性,下一代女性乘上了时代的风,她们的思想更为开阔,也拥有了更多的人生选择权,她们能勇敢追梦和追爱,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一向乖巧的筱婷背着家人与林栋哲偷偷领了结婚证;李佳被缠绕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但她依旧不忘努力读书工作,让自己真正在上海站稳脚跟,被人劝早点嫁人好买房时,一句“我自己能买”道出她的坚韧与独立。
总体来看,依托同名小说改编的《小巷人家》在保留原作精神旨趣的基础上,又丰富了角色和情节的设置,使得故事在视觉表现上更加生动。邻里之间的人物群像既饱满且富有生活厚度,也有年代剧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尽管观众指出剧集后期存在着剧情轻重处理不当及刻意打光等问题,但就其整体而言,观众依旧能被金色光影下细腻的怀旧叙事所感动,剧集包含着家庭伦理和女性叙事的结合,以及时代向度与人物命运的交织,仍然是一部精彩的现实主义作品。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此文系频道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稿件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