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反套路”的季播剧与“逆周期”的制播法宝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反套路”的季播剧与“逆周期”的制播法宝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5-02-08 16:18

  作者:戴硕

  暌违一年,律政季播剧《无所畏惧》第二季《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回归。《永不放弃》延续了第一部的女性职场叙事,在多线交织的法律事件中照见浮生世相、关照女性成长。季播模式不仅构筑起坚实的长剧叙事护城河,体现出剧集的“反套路”进击之路,亦折射出长视频平台在行业转型期的坚守智慧。

“反套路”的季播剧与“逆周期”的制播法宝

  硬核律政:职场剧的光环“祛魅”

  《无所畏惧》系列的“反套路”,首先体现在对“伪律政剧”的纠偏。国产律政剧曾长期陷于“律政不够,爱情来凑”的怪圈——西装革履的精英们在摩天大楼里谈情说案,律所成了罗曼史的布景板。《无所畏惧》系列的破局之道,在于将法庭从“背景板”还原为“主战场”,以近乎笨拙的真诚完成了对律政剧的“祛魅”。剧中没有悬浮的精英想象,只有罗英子、邱华、夏舒律所创业的筚路蓝缕;没有戏剧化的庭辩奇迹,有的只是双方代理律师在法庭上的短兵相接、苦苦鏖战。这种“去滤镜”的创作姿态,让观众得以更加真实地触摸法治精神的肌理。

  从职场性骚扰到网络暴力,从房产纠纷到家庭赡养……两季剧集的案件宛如社会病灶的切片,也将律所还原为社会问题的“集散地”。例如剧中企业高管性侵案,既表现了“高位施压”的隐蔽性,也揭示了性骚扰举证难的司法困境。再如本季《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中涉及的财产分割、养老诈骗等案例,都有近些年社会热点事件的身影。《无所畏惧》没有回避复杂的现实矛盾,而是不动声色地直击问题根源,对社会横断面进行了工笔描绘。正因为该剧有对时代回响的深刻反思,使它成为了一部极具现实主义底色的精品。

  痛感经验:中年女性的共同体叙事

  “反套路”还体现在“反爽感”叙事上。在“大女主”人设泛滥的当下,《无所畏惧》选择了一条更加艰难和真实的道路。第一季开篇,罗英子蜷缩在墙角饮泣的画面,就撕开了光鲜职场女性的另一重真相——中年危机从不因性别而豁免。第二季伊始,罗英子再度“天崩开局”,与邱华、夏舒一道被良诚“扫地出门”,被迫“自立门户”,开办了瑛华律所。这种将角色“抛入深渊”的勇气,与传统职场剧的“大女主爽感”或“偶像滤镜”不同,以近乎纪录片式的真实感呈现女性职场生存的残酷法则。

  《无所畏惧》系列中刻画的三位女性,也构成了当代女性的群像图谱。罗英子的“孤勇”对应了中产女性“娜拉出走”之后的决绝与无畏,邱华的“隐忍”折射出寒门子弟拼尽全力取得社会地位后的如履薄冰,夏舒的“天真”则暴露出养尊处优子弟不谙世事的单纯,这种层次分明的角色描绘,既保证了主角罗英子的典型塑造,又能让人物“采样”覆盖更广阔的女性群体。

  在此过程中,《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进一步强化“女性互助”叙事。当夏舒受到父亲连累被律所从合伙人除名后,罗英子即时收留了她,而当罗英子一腔孤勇为案件奔走取证时,邱华也总能在关键时刻以“证据链闭环”的专业素养破局。在这里,法律已经不仅是维权的工具,更成为“女性互助”的纽带。这种叙事策略恰恰暗合了法国哲学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女性时间”理论——女性通过缔结横向联盟,在以男性主导的线性时间中开辟出循环共生的新时空。这种“女性互助”叙事,解开了“姐妹互撕”的流量密码,从冷硬的职场裂隙中投射出一缕温情的光。

  长期主义:爱奇艺季播剧的“逆周期”法宝

  当“短剧+算法”席卷流媒体赛道,当“倍速观剧”解构叙事耐心,爱奇艺季播长剧在市场的正向反馈却证实了平台的前瞻性眼光。《唐朝诡事录》三季热度持续攀升,《猎罪图鉴》续作多次霸榜,《无所畏惧》更以现实题材构建起品牌护城河,这种“逆周期”布局的背后,是平台对文化生产规律的深刻洞察。

  一方面是对抗“时间贴现”的叙事耐力。行为经济学中的“双曲贴现”理论揭示,人们总是高估当下快感而低估长期价值。当人们深陷被爽感钳制的当下,爱奇艺季播剧反其道而行,让罗英子在“慢生长”环境下经历生存之战、思考身份认同,这恰如一场对观众审美耐心的温柔抵抗,也让人物的成长弧线更具说服力。

  另一方面是对文化记忆的接续建构。季播模式本质是IP与观众的情感缔约。当《无所畏惧》第二季延续了“铁三角”这一设定时,观众感受到的是“与老朋友重逢”的温暖和共鸣。《无所畏惧》首季结尾埋设的悬念,第二季对前作案件的呼应,都在强化观众的集体记忆,这种连续性美学在流媒体时代更显珍贵。

  在注意力碎片化时代,爱奇艺季播剧通过持续的优质内容供给,稳定收割用户关注,这也昭示出长视频平台的生存哲学:在注意力经济肆虐的时代,唯有坚守“长期主义”的内容深耕者,才能突破行业周期,找寻长视频平台在文化转型期的破局之道。

  (作者系浙江省影视与戏剧研究中心研究员,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色芳华》:美感何以成为盾牌?

  • 《封神第二部》:奇观打造、故事新编与价值重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