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城
《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2》)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甚至有人赞誉其为中国最伟大的电影。然而,在我看来,电影艺术的评价体系是多元的,《哪吒2》虽有诸多亮点,但与众多优秀的中国电影相比,它并非无可替代。
不可否认,《哪吒2》是一部诚意之作。从叙事节奏到动画技术,从音乐配乐到人物塑造,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制作水准,值得肯定与赞赏。但电影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哪吒2》之前,不乏《林家铺子》《早春二月》《霸王别姬》《活着》这样的经典之作,它们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深度足以写入史册;我也坚信,在《哪吒2》之后,中国电影将会涌现出更多超越它的作品。
每一部优秀的电影都有其独特之处,都应追求自身的艺术价值,而不是以某一部作品为标杆。我们评价一部优秀的电影,考量的维度是复杂的。电影史上许多经典之作,如《公民凯恩》《野草莓》,在商业票房上或许并不突出,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它们在电影艺术长河中的熠熠光辉。票房高低也不能成为衡量影片价值的唯一标准。
《哪吒2》之后,中国电影何去何从?对于整个电影工业而言,《哪吒2》是一个绝佳契机。它能够提振行业信心,吸引更多习惯于短视频和网络观影的观众走进电影院。但我们要明白,票房 “爬榜” 只是商业成功的一种体现。若期望中国电影取得更大进步,就应该关注和鼓励更多的电影作品,包括那些商业上并不成功的影片。
以《蛟龙行动》为例,它虽存在不足,但优点同样值得肯定;《封神2》虽未达观众预期,但除了殷郊建模等个别问题,整体质量与第一部相当,不应被全盘否定。我们的电影银幕不应只有《哪吒2》。真正希望国产电影发展,就应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影片的缺点给予善意批评,对优点予以积极鼓励。
在电影探索的道路上,有些作品虽票房不佳,但探索的勇气和独特的表达同样值得尊重。《哪吒2》之后,中国电影很可能会因票房高峰的反差而进入一个看似低谷的时期,但这只是错觉。对于广大电影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来说,坚持扎实的创作态度,用心打磨作品质量,才是关键所在。2025 年,我期待《哪吒2》只是中国电影辉煌篇章的开篇。
(作者单位:浙江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