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彭锦
不久前,一档聚焦大学生创业的节目《夺金2025》火爆出圈。30位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5岁的学生创业者,在节目中展开激烈角逐。他们通过宿舍爆灯演讲、“金种子”争夺战、夺金冲刺大赛等环节,正式踏上创业之旅,向着六颗“金种子”发起冲击。节目就像一针强心剂,在年轻人心中激起千层浪。
“看了这档大学生创业节目,我深受震撼。节目里的大学生创业者和我年龄差不多,却在科技创新、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展现出惊人的智慧与勇气。”当看到同龄人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农产品溯源难题,借助脑机接口助力渐冻症患者时,屏幕前的年轻人由衷地感慨:不能被动陷入内卷,更不能轻易躺平,年轻的我们要心怀理想,让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扩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普及化阶段,自2022年起,高校毕业生规模连续三年突破千万大关。如何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挖掘国家重大战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尽管有关高校学生就业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但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往往面临着政策与需求之间的“沟通障碍”。而传媒作为将“政策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听表达”的关键桥梁,在打破信息壁垒、让好政策真正惠及大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两年来,多档聚焦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的节目收获了广泛的好评与关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复旦大学共同打造的《青春的方向——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风采展示》,全方位呈现了多样化的职业规划与实践路径,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全新择业观念,开启就业新局面。《令人心动的offer》等一系列综艺节目,通过真实展现不同行业的实习内容,为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外,脱口秀《创业开放麦》以轻松诙谐的方式科普创业政策,纪录片《何以“湘”逢》深度记录创业历程,这些形式多样的视听作品化身“政策传递使者”,精准触达不同喜好的青年群体,让就业创业政策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充满温度与活力。
除了精准解读政策,传媒还在引导“造星”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影视和综艺节目向来是“造星”的重要阵地。在《夺金2025》中,“明星”不再是那些被镁光灯环绕的完美人设,而是专注硬核技术的年轻创客:20岁的职校女生带着高效离心泵项目惊艳亮相,南科大学子凭借数字资产库让传统文化重焕生机,有着偶像剧男主颜值的理工男研发出矿山救援机器人……这档节目以“真实创业、激烈比拼”为核心,让“明星”的定义回归到实力与梦想本身。
视听节目也在重新诠释“追星”的内涵,引导年轻人明确该追什么样的“星”。节目中,选手们带着AI、生物医药、绿色科技等前沿项目登场,他们收获的不是粉丝疯狂打榜,而是宿舍爆灯支持、资本的青睐以及政策扶持。这些“明星”的价值,不止体现在个人IP打造上,更在于为大学生树立了“创业能成功”的榜样。这类节目突破了传统综艺“造星”的固有模式,不再批量制造流量偶像,而是全力塑造青春榜样、创业之星。
视听节目作为受众最广、传播范围最宽泛的大众文艺形式,承载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期待未来有更多聚焦青年人创业就业的文艺节目涌现,用青春时尚的表达、生动鲜活的故事,为年轻人呈现丰富的“创业全景图”和实用的“就业指导手册”,向广大青年传递清晰的信号:真正的时代“顶流”,属于那些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勇担时代使命的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影视发展研究中心视听内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