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电影逐渐从边缘小众的创作走到更广大观众的中间。平权诉求、对父权意识形态的批判、对两性关系和性别文化的反省、女性主体性的觉醒与成长,构成了女性主义电影的最重要主题。女性主义电影源起于社会运动,肩负社会责任,以影像表达对女性权益和社会平等的关切,同时,它也以开放多元的电影形式,表达女性的世界观,探索女性自我的全面发展,在银幕上塑造独立的、有尊严的女性形象。在国际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光明观影团”栏目约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研究员秦喜清推荐四部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电影作品。因为疫情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里,让我们一起在家“刷”电影吧!
新世纪十年,女性主义电影较以往更为活跃,在主流电影中更引人注目。在此推荐的四部影片,可以让我们一窥当代女性主义电影的风貌。英国电影《妇女参政论者》(2015)重返历史,展现了上世纪十年代英国女性为争取政治权利而付出的努力;加拿大电影《莫娣》(2016)以一位残疾女画家的创作经历,塑造了一位边缘女性的自我发现与成长;中国电影《找到你》(2018)探讨了职业女性面临的自我发展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与困境;美国电影《小妇人》(2019)从女性主义的立场重新改编名著,更突出表达了女性对自我发展的渴望,同时对父权意识形态的负面约束进行了温和的批判。除此之外,女性主义电影也在进一步渗透商业类型电影的创作,使当今世界电影创作发生重要变化。
作者:郑睿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女主角娜拉的离家出走深刻影响了中国女性,他的名言“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成为当时女性觉醒的宣言。现如今,“娜拉出走”已经过去百年,当下中国“娜拉”现实处境如何?吕乐导演,姚晨、马伊琍主演的影片《找到你》试图对此问题作出现实回应。
《找到你》海报
影片采取了双女主主线叙事结构,李捷(姚晨饰)和孙芳(马伊琍饰)是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却因为儿科病房的一张病床将命运交织在一起。在具体故事进程中,两条线一明一暗、一动一静,交错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两种女性的不同命运。
李捷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秉承“工作至上”价值观念的“现代女性”形象。她以果敢冷静示人,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自觉性,也因此得到了命运的眷顾,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她皆处理得游刃有余,较一般女性而言也有更多主动选择的余地:她能主动提出离婚、主动争取女儿多多的抚养权、也有能力雇佣保姆分解育儿压力。李捷坚定认为命运是可控的,将事业当作救赎自己的人生之舟,甚至在传统婚姻之外主动选择一种更舒适的“和保姆同行”的新型家庭构成方式。但在女儿多多丢失之后,李捷才发现自己所谓的“命运的眷顾”是如此不堪一击。所有人将错误归咎于她,而她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形容枯槁,尊严尽失,甚至检讨、反思自己作为母亲的“失职”。
《找到你》剧照
影片中的孙芳和朱敏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形象,与李捷的可控人生相比,孙芳的人生充满着诸多的“不可控”:她所嫁非人,面对满目疮痍的婚姻只能逆来顺受;她身无长物,面对女儿的先天疾病与高昂的医疗费用束手无策。她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可恰恰也是这个农村出身、文化程度不高的孙芳,面对命运的骤变与不公却不肯认命,无比坚定地履行“为母”职责。与阮玲玉在《神女》中饰演的妓女的命运相似,为了救女儿,孙芳也不惜走向靠出卖肉体筹钱拯救孩子的道路,既是堕落的“妓女”,更是高贵的母亲。“母亲”这一身份是孙芳与命运抗争的原动力,也这个角色的魅力与光辉所在。
全职太太朱敏,名校毕业,却主动选择做一个“传统女性”,牺牲事业成全家庭。虽然孙芳、朱敏分属贫富两个阶层,但她们面临的是“传统女性”的共同命运:隶属于家庭,存在价值只能以“为妻”“为母”的角色来实现。朱敏丈夫出轨,起诉离婚,并要求争夺孩子的抚养权,如果说朱敏丈夫的出轨是宣布朱敏在“为妻”身份的失效,那么被剥夺“为母”的身份,将逼迫她走向绝境。无论是朱敏还是孙芳,都采取了极端的方法对“传统女性”的不公发起抗争:朱敏在家引爆煤气自杀,导致毁容;孙芳则是绝地反击,误杀前夫,并差点一错再错,试图拐走多多,最终选择跳海自杀。
《找到你》剧照
影片结尾,还是留下了“光明的尾巴”:在“现代女性”李捷的帮助下,“传统女性”朱敏重新赢得抚养权,女性之间的守望相助,似乎是解决现实女性艰难处境的一条可行性出路。如此安排,看似在“传统”和“现代”间达成了和解,但悖谬之处在于:当李捷出于一个母亲的立场选择帮助,是一次律师职业的严重“失职”,也是回避现实的一种“想象性解决方案”。“娜拉出走后怎么办?”这个新时代的老问题,电影将其再次抛出,却没有明确答复,而是留给现实的观众去思考。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专职研究员)
【女性主义电影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