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卷有益 书香致远

今天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在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阅读者故事中,领略书香社会的动人风景,感受时代热潮。

新时代需要新的乡土文学

乡村精神文化的现实情况与精英社会对农村的想象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新时代乡土文学需要对乡村文化和审美进行重构。

电影质感融入电视剧渐成风

强调电影质感并不是说电影一定比电视剧高级,电影和电视剧就像短跑与长跑,有共同追求,也有各自的赛道和侧重的技术要领。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闯入”成为解读这部电影的关键词。纵观全片,“闯入者”的身影使得原生态的雪域世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征;人与自然、世俗与宗教、利益与规则、现代与传统也都随着故事展开,呈现出剑拔弩张的态势。

图书馆,是人类理想中最好的那一部分

那些有名的图书馆,从场地设施、人员培训到书目编排、书籍搜罗,无不殚精竭虑。一座尽善尽美的图书馆,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与图书馆的故事相伴始终的,还有层出不穷的人类文明的毁灭事件,它们曾经留给历史怎样的教训,带给当下、未来怎样的启示呢?

《乘船而去》:田园将芜,载一叶扁舟归家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乘船而去》在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中,用日常生活影像风格的镜头语言,谱写了一首关于生死、疾痛与爱的诗篇。以一场葬礼开始,以外婆周瑾的葬礼作结,成为导演对死亡的注解。

从“二创短视频”看青年文化隐忧

面对人工智能的汹涌来袭,无论是“二创”还是“原创”作者,如何真正提升作为“人”的创意能力,是亟待关注的核心命题。随着人类思考力被鲸吞蚕食,人工智能引发人类能力退化的现象将在各个领域大量发生,人类将因过度的信息崇拜成为“机器妈宝”。

以时代化表达,揭开五千年中医药文明的神秘面纱

《中国中医药大会》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力求在新的社会和传播语境下打开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在节目的“医创无限”环节中,新一代中医药人通过展示顶尖科技创新成果,提振了观众对中医药未来发展的信心。

为何神仙古人总有谈不完的恋爱

《与凤行》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但未能充分挖掘创作潜力,故事的核心依然是老旧的“神仙谈恋爱,顺便拯救三界苍生”,剧中的情节似乎都只是为了让男女主角谈恋爱设置或消除障碍,自然也就难免“热归热”“骂归骂”的口碑分化。

“网红展”要流量还是要内容

“网红展”通过形形色色的艺术元素,结合VR、投影等新媒体手段,共同组成了声、光、电的幻想世界。它特征鲜明,归纳起来就是——满足拍照需求。如何将“流量”与优质内容统一起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徐粤春:认识把握新时代文艺的突出特征

广大文艺工作者又要有艺术定力,坚信人类在文艺创作中会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这一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创作办法,坚守创新这一通往文艺高峰的必由之路,在科技与艺术的碰撞中永远掌握主动权。

黄梅戏新作出经典,仍需深深扎根基层

为何经典作品能够历经时间长河,收获几代人的喜爱?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贴近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些戏曲故事多脱胎于民间传说、传奇,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情况,体现着他们对善恶忠奸的价值判断,普通观众非常容易理解。

传统民俗何以“出圈”?

传统民俗在新的传播媒介、文化创意、参与人群以及文旅场景融合发展中,正在实现文化生态意义上新的建构,凸显了传统民俗发展的本质规律和根本意义——通过活态的实践体验,不断唤起民族文化记忆。

复制粘贴的太多了!音乐节如何让人非去不可

一位音乐节资深观众说,仅仅从拉动文旅消费角度考虑,而非真正培植壮大音乐节文化,多数音乐节在热闹之后留不下来。同时,音乐节未能成为新乐队登场面世的第一个舞台,反复利用的头部阵容审美疲劳,带来的是高成本和逐渐丧失的吸引力。

影视营销“反客为主”只会招来反感和反噬

影视剧营销推广时,应秉承“正确的打开方式”,诚实地告诉观众作品是什么题材,主创人员是谁。如果让观众抱着看到心仪明星的期待,进入影院或打开电视,却在漫长的等待后只迎来零星的几个镜头。这种宣传与实际戏份严重不符,只会让观众感到被欺骗。

再现经典文艺作品和鲜活历史人物

经由光和影、演与歌的诠释,人物穿越光影走出课本与观众对话。

为“得不到”的生活祛魅

人生困境普遍存在,也许并不取决于选择本身,而是生活本身所致。

比电影票房更重要的是拍电影和看电影

我要拍一部电影,记住在路上寻找家的每一个疲惫的灵魂。

在经典回望中浓缩时代体察

“痛与悔”被转化成“真与癫”,折射出人性的多面与复杂。

愿闻其声|老子-道德经

每一次朗读都是与作者的隔空对话,一段情景交融的奇妙经历。

从宋画看“中国文艺复兴”

放眼历史,进化随处可见。然而,一个民族创造历史繁荣能力并非顺应王朝盛衰而消长。

杏花疏影最堪看

在相对独立的航道里,读者可以在散文中窥见人与万物对话的态度、个体的自我敞开以及谦卑和敬畏的品格。

大家 more>
线下沙龙 more>
文艺评论专题 more>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416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wenyi@gmw.cn(仅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主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