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动画仍有巨大成长空间

只有多管齐下,提升中国动画原创力,勇于开发新选题,尝试新风格,打造新故事,动画精品才能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时代的美术经典何以炼成

美术经典的炼成没有捷径,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现实,表达出自己对现实、对历史的认知与思考。

从中国美学中寻找戏曲创新点

中国戏曲史宛如长江大河,每个剧种都有其源流,从源头开始浩荡东去,因时因地形成万千气象,故而不废千古。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佳节,让家国情怀更显真挚

节日不仅是万家灯火里的喜庆,更是一个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它所展现出来的民俗、意愿和活动,都具有代表性。以中秋文化为代表之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并在新时代被不断地转化和发展。

电影光有话题度就够了吗

刚过去的中秋档,全国电影票房报收3.89亿元,总放映场次135.5万场,创中国影史同档期新高,但平均上座率为近十年来同档期最低。深入剖析今年中秋档的主打新片,虽然表现手法各异,却都或多或少地手握热搜话题。

花 晖:讲述守正创新、美美与共的传统文化故事

如何判断这次中国传统美学随悟空腾云出海?保持文化“个性”、坚定文化自信、不盲从于他人的认知与审美,是跨文化传播的法宝。当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转化和发展,亦有“悟空”七十二变的道理。

透过文艺作品回望抗战历史

抗战影视从来都不只关乎艺术,它是历史的回声,也是现实的投影。我们要以严肃的态度正视历史,以严谨的作风开展抗战题材文艺创作。唯有如此,抗战题材文艺作品才能真正成为人民回望历史、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充分发挥其历史文化功能。

詹 丹:改编传统文化名著的前提是理解文化特质

改编经典名著要抓住传统文化的特质而不必拘泥于其中的细节,就如同《红楼梦》创作本身,在小说展开的具体时空上也有意不跟特定的朝代和地区完全对应起来,但古代社会礼仪文化的本质却依然被呈现得淋漓尽致。

潘 讯:评弹艺术发展也应顺应时代之变

当数字时代来临,古老说书艺术将呈现出怎样的演出景观,更让我们难以想象。也许未来AI将获得主体性功能,和说书人一起参与评弹创作,人机共创的评弹书目将成为可能。顺应时代之变,古老评弹艺术也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破圈”“突围”。

程砚秋:京剧巨匠的艺术人生与不朽贡献

程砚秋是京剧程派艺术的创始人、“四大名旦”之一,他的京剧表演艺术臻于化境,与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共同铸就了20世纪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高峰。程砚秋壮年离世,这让他短暂艺术生涯留下的艺术遗产弥足珍贵。

小众走向大众,“舞台纪录电影”是不是最优解

无论是《新龙门客栈》还是《汉文皇后》,电影只是载体,引导观众关注戏曲才是初衷,而戏曲电影能够更好地与当代消费文化相适应。戏曲电影与舞台戏曲各司其职,只能互补生辉,不能重此轻彼,更不能代替。

曾小敏:“粤剧+电影”探寻更多可能

通过粤剧电影的尝试,并结合新媒体传播,粤剧拓宽了观众群体,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这对我们而言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鞭策。粤剧也好,粤剧电影也好,内容本身才是真正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核心。回归创作初心才能真正讲好故事,才能让更多观众持续共鸣。

“微短剧+”赋能文旅融合,辨识度从哪儿来

文旅微短剧的外壳是剧,是故事创意、文艺作品,但内核本质是互联网内容产品,有其设计、制作、传播的规律。因此,关口要前置,尤其对其传播效果、受众反馈、舆情的发酵及应对,需要按互联网内容产品对待。

文学批评应该出自对文学的回报之情

在当下的社会,“批评”会让许多人想到激烈的指责、反对、否定。然而事实并如此,文学批评者已经对选中的作者和作品做过甄别并肯定其为经典,他怀着钦佩之情重现原作的美学判断,道出其中的启示,并将作者和作品置于历史和传统之中比较、关联、评价。

没有巨星能拯救好莱坞颁奖季

好莱坞曾广泛吸纳来自不同语境的创作者,但如今这条策略已不能奏效。巨星们努力守住电影的地平线,并不足以为电影改命。荷马史诗的语言是永恒的,电影语言不是,它还没有想好怎样表达这个时代的神和怪物,电影的类型化叙事对今天的大众而言如过时的致幻剂。

开放式结局让观众思考

该剧虽然没有营造大团圆结局,但它在描摹一个真实的平凡世界。

乡村教育美好图景跃然纸上

塑造了脚下有泥、心头有情、胸中有志、眼里有光的乡村教师群像。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群人成了谜

呈现事件的同时,把历史悲剧放置在个体叙事的层面进行考量。

《粉丝来信》的技术与哲理

剧里的身份误会,完全不是为了让人笑,反而是一次次催人泪下。

愿闻其声|老子-道德经

每一次朗读都是与作者的隔空对话,一段情景交融的奇妙经历。

探索从翻译视角研究历史事件

理解历史上跨文化翻译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帮助我们打开历史研究的新视野。

少年友情的诗意表达

用诗意盎然的散文笔触,生动讲述了一段多彩的少儿成长故事,演奏了一曲充满朝气与活力的“生命进行曲”。

大家 more>
线下沙龙 more>
文艺评论专题 more>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926416    传真:(010)67078854    投稿邮箱:wenyi@gmw.cn(仅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主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